【方法】野外挖掘盆景桩材的方法有哪些?


盆景愈古价值愈高 。 野桩挖取 , 虽然因其材料难得而不能作为批量生产的主要材料来源 , 但是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 制作特色盆景 。 它的特点是成型迅速 , 且易体现盆景古雅的神韵 , 但破坏野生植物资源 。 因此 , 挖取之前一定要先调查 , 避免挖取的盲目性和浪费 。

【方法】野外挖掘盆景桩材的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1、挖取野生树桩的方法适合制作盆景的老树桩 , 一般生长在条件较差的荒山崖壁划石缝中 。 秋末冬初或早春 , 将选好的树桩先锯掉地上部分的粗枝 , 仅留基部一段 , 并剪去无用的枝条 , 然后清理树桩四周 , 以便挖掘 。 挖掘时 , 先在一面深挖 。 如果有主根 , 要先切断主根 , 然后再切侧根 。 否则主根不易切断 , 会伤害侧根和须根 。 同时 , 要注意使伤口尽量小而光滑 。 挖掘时尽量多带土球 , 栽植成活率高 。 对于直根系树种或珍稀树种 , 为了保证成活率 , 往往不能一次挖取 。
可以第一年先在相对的两个侧面断其侧根 , 并在下面挖穴 , 填入肥沃的壤土 , 浇透水养根 。 第二年再往另一个相对侧面用同样的方法挖 。 第三年 , 当树桩的侧根均生出新根后再带土球挖出 。 对挖好的树桩 , 可先用草绳打好包装 , 然后再运输 。
如果说树桩不带土球 , 则要先将根部蘸上泥浆 , 再用浸过水的稻草和塑料膜包上 , 捆好后再运输 。 野桩运到目的地后 , 要先在阴凉避风处打开包装 , 进一步整枝修剪后再上盆 。
2、极力提高野生树桩成活率由于野生树桩在自然界中生长环境较恶劣 , 特别是长在悬崖、石缝中的树桩 , 一般根系较长 , 须根较少 , 挖后不易成活 。 要提高野桩的成活率 ,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适时采挖
冬末春初 , 在树液开始流动 , 但未发芽时采掘树桩 。 这时挖掘的树桩移栽后成活率高 。 有些树桩也可以在梅雨季节、微雨或阴天时采挖上盆 。
(2) 保护根系
挖掘时要先断主根 , 再断侧根 。 截口要尽量小而光滑 。 如果带土坨 , 应在挖掘后 , 适当修剪根系后 , 立即用稀泥敷在根部 , 尤其要敷好发须根 。 为了不使稀泥脱落 , 可用青草裹住根系 。 上盆前 , 拆去青草 , 于根部再裹一层青苔保水 , 植入盆中浇一次透水 , 放于半阴处养护 。
(3)减少蒸腾
挖掘之前 , 应按不同植株的种类和大小 , 仔细观察树形 , 剪去多余的枝叶 , 并在截口涂上或包上塑料薄膜 。 采挖回来之后 , 在上盆之前再对根系和枝叶进行一次修剪 , 并用利刀削平切口 , 使树皮与木质部之间无裂缝 。 然后用溶化的石蜡涂于切口处 , 也可以用石蜡来回磨擦伤口 , 使切口均匀上蜡 , 注意擦时切不可将树皮与木质部碰裂 。 然后上盆 , 进入正常养护 。 切口涂蜡既可以减少植株的水分蒸腾 , 又可以保护伤口 , 防止因伤口流液而引起腐烂感染 。
(4)罩膜法
新桩上盆后 , 用塑料膜罩住树桩 , 以减少水分蒸发 。 但要注意 , 浇水不要过多 , 否则易引起产烂根 , 施肥不要过早 , 一定要等树桩成活后再上肥 。 当新桩枝条长到5厘米长以上时 , 可以选择阴天将塑料袋取下 , 让树桩适应弱光下的外部环境 , 增强抵抗能力 。 挖取天然的野桩 , 可以按照其天然造型构思 , 做出更有野味和自然韵味的桩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