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大岩桐的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病害】大岩桐的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大岩桐的病害:枯性线虫病
症状
枯性线虫病是大岩桐常见的病害 , 是由线虫侵染导致的 。
会危害大岩桐的嫩茎、幼株、地表茎部和枝叶的基部 , 使得植株呈水浸状软化后腐烂 , 然后逐渐延伸到叶片 , 叶片皱缩枯死 。
防治方法
在进行栽培前 , 盆土要用蒸气或者氯化苦进行消毒 , 大岩桐的块茎要放在60℃的温水中浸泡5分钟 , 或者用乌斯普龙消毒 。
若发现大岩桐已经感染该病症 , 就要拔除被害植株 , 并烧掉 。
【病害】大岩桐的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大岩桐的病害:腐烂病
症状
主要危害大岩桐的叶、茎和幼株 , 在叶片上产生水渍状暗褐色的坏死斑 , 斑中呈现轮纹 , 严重时上部的茎会歪曲、矮化 。
成熟的植株会在地表茎上产生大量的黑色凹陷病斑 , 并且裂开 , 病斑上的小黑点排列呈轮纹状 , 边缘有白色菌丝 。
防治方法
在大岩桐栽培前 , 用甲醛3份兑1份水喷洒地表 , 并且覆盖上薄膜 , 或用70%敌克松粉剂7份兑3份细土混匀 , 撒于地表消毒 。
日常养护要注意及时拔除病株 , 并及时烧毁 。
【病害】大岩桐的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大岩桐的病害:灰霉病
【【病害】大岩桐的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症状
是大岩桐的主要病害 , 在花梗上表现为褐色软腐 , 从边缘开始 , 长出褐色病斑 , 表面有轮纹皱缩 , 会蔓延至整个叶片 。
潮湿时着生灰色霉层 , 后变为黄色 。 严重时整叶、整花以及整枝变褐枯死 。
防治方法
发病期间用80%代森锌500倍液 , 或1%波尔多液、75%百菌清500倍液 , 间隔10天喷1次 , 连续喷2—3次 。
【病害】大岩桐的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大岩桐的病害:疫病
症状
叶片染病后会出现暗褐色水渍状软化 , 扩展到叶柄后 , 叶片腐烂并有水渍状狭窄凹陷斑 , 常常会扩展成大斑块或者长条形斑块 , 茎部发病还会蔓延到叶柄 , 引起叶片弯折 。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