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中药材射干的高产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要点


【射干】中药材射干的高产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要点

文章插图

射干又叫寸干、乌扇、金胡蝶 , 属鸢尾科动物 , 以根茎入药 , 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利咽的功用 。 其根茎中含有次野鸢尾黄素、射干酮等成份 , 有抗炎解毒、抗病毒、利尿和按捺宫颈癌细胞等感化 。 射干主产于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 , 浙江、福建、陕西、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也有散布 。 射干喜暖和 , 气温在20~25℃、土壤湿度为50%时 , 种子开端萌动;当气温在25~35℃、光照工夫长、土温高、雨量足够时 , 射干发展兴旺;射干耐旱、耐寒 , 在气温为-17℃的地域能够天然越冬 。 射干对泥土请求不严 , 在阵势较高、肥美松散、排水优越的沙质壤土中植株发展优越 。 泥土酸碱度以中性和微碱性为好 。 低洼积水地根茎易腐烂 。
选地整地
射干栽种地 , 宜挑选阵势较高、朝阳、土层深沉、排水优越的沙质壤土地、高山或缓坡地 。 如用荒山坡地栽种 , 宜在头年秋、夏季翻地 , 使其有一段时间的风化熟化进程 , 到翌年春季再翻耕1次 , 撤除树根、杂草、石块 。 用耕地栽种的 , 在栽种前翻耕1次 , 每667平方米(1亩)施堆肥或厩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饼肥50千克做基肥 , 施后浅耙1次 , 使肥土混匀 , 起宽120~130厘米的高畦 , 或起宽50~60厘米的垄栽种 。
【【射干】中药材射干的高产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要点】栽种
在3月春种或在11月秋种均可 。 栽种时 , 在整好的畦面上 , 按行株距25厘米×20厘米或30厘米×20厘米开穴 , 穴深15厘米 , 穴底施入土杂肥0、5千克 , 并与穴土拌匀 , 然后每穴放入种茎1~2段 , 芽眼向上 , 或穴植1~2株苗 , 覆土压实 , 浇入淡薄人畜粪水后再覆土整平畦面 。
射干如采取种子直播 , 可停止春播或秋播 。 春播在3月初停止 , 秋播在10月停止 。 在整好地的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挖穴 , 穴深6厘米 , 将穴底整平 , 每穴先施入干粪肥0.5千克 , 与穴内土拌匀后 , 盖上厚约2厘米的细土 。 每穴播入种子5~6粒 , 播后掩盖细土 , 畦面盖草 。 播后增强治理 , 常常浇水坚持畦土潮湿 , 以利于种子抽芽出土和幼苗发展 。 幼苗出土后实时中耕除草 , 在苗高6~10厘米工夫苗 , 间去弱苗、小苗 , 留下壮苗、大苗 , 每穴留苗1~2株 。 每667平方米用种量约为5千克 。
中耕除草
射干出苗后或移栽成活后 , 要勤中耕除草 , 以利于植株发展 , 平日每一年停止3~4次 。 假如是春播的第一年 , 辨别在5月、7月、11月停止1次 。 第二年停止3次 , 辨别在3月、6月、11月停止 。 封行后不再中耕除草 。 别的 , 每一年11月植株枯黄后 , 连系中耕除草培土1次 , 用沟内的细土培在根际四周 , 以利于植株越冬 , 避免倒伏 。
追肥
射干是喜肥动物 , 除施足基肥外 , 在第二年的春、夏、秋、夏季各追肥1次 。 春、冬季追肥 , 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粪水1500千克或尿素25~30千克 , 在植株外10厘米处开穴施下 。 春季每667平方米施厩肥、草木灰夹杂肥1500~2000千克、复合肥25千克 , 施后培土 。 夏季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1500千克、草木灰2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复合肥30千克 , 混匀后施下 , 施后培土 。 前两次追肥可增进地上茎叶发展 , 当前两次追肥则可增进根茎发展 , 提高产量 。
排水注水
射干怕水涝 , 大雨后要实时疏沟 , 把地里的水扫除掉 , 以防根茎腐朽 。 射干虽耐旱 , 但在苗期和移栽后要坚持畦土潮湿 , 以利于幼苗发展 。 在苗期如遇干旱 , 要恰当浇水或浇灌 。 苗高10厘米当前 , 可少注水或不注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