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八成失眠事出有因 治疗失眠须对症用药


超过八成失眠事出有因 治疗失眠须对症用药

文章插图
每周失眠超过3次,快找医生
入睡困难、半夜易醒或醒后难以再入睡以及早醒,这些都属于失眠 。人一生中,或偶然、或频繁总会遭遇失眠的困扰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中心主任李艳教授指出,偶尔失眠(一周不超过两次)不用紧张,通过自行调节可以解决 。但如果每周失眠超过3次,持续4周或更长时间,请不要犹豫,尽快到医院咨询睡眠专科医生 。“因为单纯的失眠症只占很少一部分(约15%),更多时候,失眠是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 。一些以失眠为表现的精神疾患以及其他躯体疾病常常容易漏诊 。”
你的失眠祸首是什么?
精神因素 李艳告诉羊城晚报采访人员,精神因素(如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 。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中多伴有失眠症状,主要表现为早醒、深睡眠减少,或醒后很难再次入睡 。其中尤为突出的表现是早醒,患者经常在半夜两三点醒来,情绪纠缠在忧愁、烦闷中 。临床发现,50%的失眠患者真正的病因是情绪障碍(例如焦虑症、抑郁症) 。
从另一个角度看,失眠也影响情绪 。长期失眠带来的身心改变会让人处于抑郁、烦躁、焦虑状态中,久而久之有可能导致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 。李艳说:“对于抑郁、焦虑等伴发的失眠,治疗应双管齐下,既要改善失眠状况,更要合理治疗心理疾病 。”
躯体疾病【超过八成失眠事出有因 治疗失眠须对症用药】 几乎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导致失眠,但常见的与失眠有关的躯体疾病有甲亢、慢阻肺、哮喘、消化道溃疡、类风湿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等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对睡眠影响很大 。正常人在睡眠时呼吸均匀,但打鼾者在每晚7小时睡眠中,由于打呼噜使呼吸反复暂停多达30次以上(每次憋气超过10秒),造成间歇性缺氧,打鼾者睡眠中反复被憋醒、睡不安宁 。由于整晚睡眠支离破碎,打鼾者白天精神疲乏、困倦嗜睡 。更严重的是,打鼾不仅影响睡眠,还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疾病 。
熬夜/睡懒觉 熬夜,已成为许多现代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或为了工作或为了娱乐,即便上床后还要刷朋友圈、打打游戏……深夜两三点才睡是一种常态 。
李艳指出,睡眠是一种“生物钟”现象,熬夜则打破了正常的生物钟 。要想提高睡眠质量,最好在晚上11点前睡觉,这时有利于迅速入睡,时间越往后,人会越清醒 。
其实,人们也知道充足睡眠的重要性,于是往往会在周末补觉 。李艳强调,睡眠几乎不能补偿或储存,周末补觉更多的是对于心理疲劳的补偿和安慰,而不能真正起到补眠作用 。“白天睡懒觉的补觉方式,会导致体内生物钟节律进一步受到干扰,导致慢性失眠,并造成反应迟钝、免疫力下降、月经紊乱等种种问题 。”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预防失眠 。”李艳说,睡眠要守时,每天按时睡觉,准时起床(包括节假日) 。即使失眠了,也要避免赖床,可在中午睡三四十分钟,缓解困倦 。
失眠,就要吃安眠药? 应用镇静催眠药物是目前治疗失眠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对于安眠药,不同的失眠者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人一失眠就吃安眠药,对安眠药过于依赖;有的人无论失眠多严重,却因害怕安眠药的副作用,宁愿忍受失眠的痛苦,也不愿吃药 。
李艳教授说:“对于失眠,患者首先要查找原因,再进行对症治疗,切忌自己乱用安眠药,以免耽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失眠应包括三方面:①病因治疗;②睡眠卫生和认知-行为指导等(通过运动、食疗或放松疗法);③药物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