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功劳】十大功劳的资料


基本介绍
十大功劳,名字非常有意思,不熟悉它的人肯定不会将它跟植物联系起来,此外它还有有许多别名,比如“黄天竹”、“土黄柏”、“猫儿刺”等等 。 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可做盆栽,园林种植及药用 。 原产中国广西、四川、贵州、湖北、江西、浙江;在日本、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等地也有栽培 。
形态特征
灌木,高0.5~2米 。 叶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10-28厘米,宽8-18厘米,具2-5对小叶,最下一对小叶外形与往上小叶相似,距叶柄基部2-9厘米,上面暗绿至深绿色,叶脉不显,背面淡黄色,偶稍苍白色,叶脉隆起往上渐短;小叶无柄或近无柄,狭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4.5-14厘米,宽0.9-2.5厘米,基部楔形,边缘每边具5-10刺齿,先端急尖或渐尖 。
总状花序4-10个簇生,长3-7厘米;芽鳞披针形至三角状卵形,长5-10毫米,宽3-5毫米;花梗长2-2.5毫米;苞片卵形,急尖,长1.5-2.5毫米,宽1-1.2毫米;浆果球形,直径4-6毫米,紫黑色,被白粉 。 花期7-9月,果期9-11月 。

生长习性
十大功劳属暖温带植物,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不耐暑热 。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性强健、耐荫、忌烈日曝晒,有一定的耐寒性,也比较抗干旱 。 它们在原产地多生长在阴湿峡谷和森林下面,属阴性植物 。 喜排水良好的酸性腐殖土,极不耐碱,怕水涝 。 花期7-9月,果期9-11月 。
土壤要求不严,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上生长最好 。 十大功劳具有较强的分蘖和侧芽萌发能力,每年每株萌发2~3枝不等,并且当年高度可达到20cm左右 。 生于山坡沟谷林中、灌丛中、路边或河边 。 海拔350-2000米 。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野生的十大功劳越来越少,在园林苗圃生产中大量繁殖苗木时采用此法 。 可于5月待其果实成熟时,采下卵形浆果,稍加堆放后,与细沙混合搓揉,或用温水浸种,漂洗去果皮、果肉及空瘪的种粒,然后捞出饱满种粒,阴干后放在布袋中,挂在阴凉通风的干燥处贮藏,入冬后将种子低温沙藏至翌春,于3月播下 。 也可在种子处理完成后直接进行播种,播在半阴环境下,于苗床条播,覆土3~5cm 。 种子发芽适温为15-25℃,50d左右可发芽出苗 。
扦插繁殖
少量繁殖可用扦插法 。 硬枝扦插宜于2~3月份进行,在5-6月用半硬木的枝条进行扦插 。 剪取1-2年生健壮枝条,截成长15cm左右的穗段,2/3插入沙壤苗床里,保持苗床漫润,5月份开始搭棚遮荫,晴天每天进行喷雾保漫,播后约过2个月即可生根 。
嫩枝扦插可于梅雨季节进行,选择当年生已充实的枝条,或用一年生枝条,长15~20cm,苗床温度控制在25~30℃,一个月后即可生根,成活率可达90{bf}以上 。 枝条用生根剂处理,生根率可达90{bf}以上 。
分株繁殖
分株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进行,也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分株 。 将地栽丛状植株掘起,或把盆栽大丛植株从花盆中脱出,从根茎结合薄弱处剪开或撕裂,每丛带2-3个茎杆和一部分完好的根系,对叶片稍作修剪后,进行地栽或上盆 。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十大功劳花性凉,味甘 。 根、茎性寒,味苦 。 含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等 。 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功效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菌有抑制作用 。 主治细菌性痢疾、胃肠炎、传染性肝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结膜炎、烧伤、烫伤等症 。 秋末采果实、挖根,全年采叶,晒干或烘干备用 。
园林观赏
由于十大功劳的叶形奇特黄花似锦典雅美观,在江南园林常丛植于假山一侧或定植在假山,也可栽在高燥的室地上 。 但必须优良美化植物有大的树给他们遮阴 。 由于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强,也是工矿区的优良美化植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