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槟榔的作用:驱虫抗病毒,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槟榔品种有36种, 不同地区人们对这些栽培种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如海南农民根据花序和结果情况将槟榔分为长蒂种与短蒂种, 不同品种的槟榔产量、生物碱种类和含量、药用价值及生物生态学特征都有较大差异 。 有一点是我们要注意, 槟榔吃多了是会上瘾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下槟榔的作用 。

【作用】槟榔的作用:驱虫抗病毒,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文章插图

槟榔的作用:

1、驱虫作用: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 。 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 使全虫各部都瘫痪, 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成 熟节片完全瘫痪, 而对中段和后段的孕卵节片则影响不大 。 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 。 槟榔碱对蛔虫也可使之中毒而对钩虫则无影响 。 槟榔与雄黄、肉桂、阿魏混合的煎剂给小鼠灌服, 对血吸虫的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但与萱草根、黄连及广木香一起用于治疗小鼠血吸虫病则无效 。
2、抗真菌、病毒作用: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 。
3、对胆碱受体的作用: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 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 特别是唾液分泌增加, 滴眼时可使瞳孔缩小, 另外可增加肠蠕动、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 并可引起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 兔应用后引起冠状动脉收缩 。 1{bf}溶液用于青光眼可降低眼压, 但作用持续较短, 且对角膜有明显的刺激性 。 由于增加畅蠕动, 促使被麻痹的绦虫排出 。 也能兴奋N-胆碱受体, 表现为兴奋骨骼肌、神经节及颈动脉体等 。 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拟胆碱作用, 猫静脉注射小量槟榔碱可引起皮层惊醒反应, 阿托品司减少或阻断这一作用 。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据报道槟榔水浸剂对许兰氏黄癣菌与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作用】槟榔的作用:驱虫抗病毒,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槟榔水浸剂对许兰氏黄癣菌与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抗高血压作用:据报道从槟榔种子中分离得到的Areca Ⅱ-5-C 物质体外试验具有明显抑制血管紧张肽转移酶(ACE)的活性 。
6、抗癌作用:从槟榔所得的聚酚化合物对艾氏腹水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Hela细胞有中度细胞毒作用 。
7、其他作用:小鼠皮下注射槟榔碱可抑制其一般活动, 对氯丙嗪引起活动减少及记忆力损害则可改善 。 已证明槟榔中含有对人的致癌质 。 平时嚼食槟榔者有味觉减退, 食欲增进, 牙齿易动摇, 腹泻少, 咽痛者也少并可治腹痛, 可能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鞣质之故 。 此外食槟榔者肠寄生虫少, 口渴的感觉少, 可能与槟榔碱的作用有关 。
【作用】槟榔的作用:驱虫抗病毒,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文章插图

槟榔的危害:
1、对牙齿本身不好:长期嚼槟榔, 对牙齿磨耗严重 。
2、对牙周不好:槟榔汁跟石灰混在一起, 容易形成牙结石, 不仅影响美观, 而且影响牙周健康 。 槟榔纤维粗硬, 还可能会刺伤牙龈或堵塞牙缝, 造成牙龈的压迫而发炎 。
3、对口腔黏膜不好:轻则可能引起粘膜病变, 重则演变为口腔癌 。
4、对颞下颌关节不好:长期咀嚼会加大颞下颌关节负重, 引起关节弹响, 疼痛等症状 。 严重时还可导致关节盘穿孔 。
5、对消化系统不好:槟榔部分成分会损害味觉神经与唾液分泌, 影响消化功能 。 此外, 槟榔渣也刺激胃壁, 严重可导致胃粘膜发炎甚至穿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