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千手观音百科


千手观音介绍
千手观音(学名:Alocasia cucullata (Lour.) Schott)为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 , 中文学名称尖尾芋 , 别称有:黑叶观音莲、大麻芋、大附子、猪不拱、老虎掌芋、老虎芋、独足莲、观音莲、卜芥、假海芋、老虎耳、化骨丹、蛇芋、大虫芋、虎耳芋、狗神芋、姑婆芋、猪管豆 。
千手观音根茎肥大 , 风格独具 , 耐旱耐阴 , 生命力强 , 可庭园美化或盆栽 , 为高级的室内观叶植物 。
千手观音与滴水观音同科同属 , 相比而言 , 两者都滴水 , 养殖方法相同 。 区别在于叶子比滴水观音小很多 , 造型更挺拔 。
形态特征
分布情况
千手观音在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星散分布 , 海拔2000米以下 , 生于溪谷湿地或田边 , 有些地方栽培于庭院或药圃 。 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也有 。
千手观音的生长习性
1、生长温度为20-30度 , 最低可耐8度低温 , 夏季高温时只要保持土壤潮湿、经常喷水、遮阴仍能正常生长 , 冬季室温不可低于5度 。 滴水观音是热带雨林的林下植物 , 故其生长需高湿度 , 散射光才好 。
2、为耐阴植物喜欢半阴环境 , 应放置在既能遮阴又可通风的环境中 , 不可在烈日下暴晒以免植株出现大面积的灼伤 。
千手观音的繁殖方法
药用与毒性
全株药用 , 为治毒蛇咬伤要药 。 能清热解毒、消肿镇痛 。 可治流感、高烧、肺结核、急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胃病、肠伤寒 , 外用治毒蛇咬伤、蜂窝组织炎、疮疖、风湿等 。 福建用全草治秃发病 。 本品有毒 , 内服久煎6小时以上方可避免中毒 。

推荐阅读: 1、千手观音有毒吗:根,茎中的白色汁液有毒 2、千手观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喜半阴通风的环境 3、千手观音图片附介绍:相册的图片免费下载
【【百科】千手观音百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