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薄荷百科


薄荷介绍
薄荷(学名:Mentha haplocalyx Briq.)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别称:野薄荷、南薄荷、夜息香、野仁丹草、见肿消、水益母、接骨草、水薄荷、土薄荷、鱼香草、香薷草等 。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薄荷对环境条件适应能力较强,薄荷对温度适应能力较强,其根茎宿存越冬,能耐-15℃低温 。 其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30℃ 。 气温低于15℃时生长缓慢,高于20℃时生长加快 。 在20℃-30℃时,只要水肥适宜,温度越高生长越快 。 薄荷对土壤的要求不十分严格,除过砂、过黏、酸碱度过重以及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外,一般土壤均能种植,以砂质壤土、冲积土为好 。 土壤酸碱度以pH值为6-7.5为宜 。
分布区域
繁殖方法
1、根茎繁殖:培育种根于4月下旬或8月下旬进行 。 在田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母株,按株行距20×10cm种植 。 在初冬收割地上茎叶后,根茎留在原地作为种株 。
2、分株繁殖:薄荷幼苗高15cm左右,应间苗、补苗 。 利用间出的幼苗分株移栽 。
薄荷品种类型
1、紫茎紫脉:幼苗期茎为紫色,中后期茎秆中下部为紫色或者淡紫色,上部茎为青色 。 幼苗期叶为椭圆形,中后期为长椭圆形 。 叶脉幼苗期为紫色,中后期中下部叶片的叶脉呈现明显紫色,上部叶片叶脉呈淡绿色 。 幼苗期叶片为暗绿色或微紫色,叶缘锯齿浅而稀且呈紫色,中后期叶片为绿色 。
薄荷的主要用途
1、食用:薄荷具有医用和食用双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为茎和叶,也可榨汁服 。 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香料,还可配酒、冲茶等 。
2、药用:薄荷是中国常用中药,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 。 薄荷含有薄荷醇,该物质可清新口气并具有多种药性,可缓解腹痛、胆囊问题如痉挛,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 。 大量食用薄荷可导致失眠,但小剂量食用却有助于睡眠 。

推荐阅读: 1、薄荷驱蚊子吗 2、薄荷招虫还是驱虫 3、薄荷怎么掐尖
【【百科】薄荷百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