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桃树的大棚种植技术有哪些?( 二 )


2.合理控冠:每骨干枝保留一个适当方向的旺长新梢,向上生长的果台副梢长到10片大叶时,连续摘心、抹侧芽,使之形成盲枝,对其他旺长新梢用50倍15%PP333沾尖 。 采取这些措施有效地控制旺长,提高单株产量,减轻生理和采前落果 。
3.摘叶吊枝:桃树在采果前20天,摘除影响果实受光叶片,将下垂枝吊至受光面,促进果实着色 。 采前4~6周,用绳把下垂果枝吊起或拉到树冠上面,能极大地改善树体光照条件,增加果实着色 。
4.促果补肥:在花期和花后2周各喷1次LXL坐果灵或含1.8%GA4+7和1.8%6-苄基腺嘌呤的果形素,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 。 在桃树花后10天左右,喷2~3次0.5%的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宜在无风的傍晚或阴天进行,每2周喷施一次 。
5.追肥浇水:在大棚桃树的硬核期、果实膨大期各追肥一次,每株追尿素30克、磷酸二氢钾30克 。 结合施肥各浇水一次,浇水量视土壤墒情而定 。

【大棚】桃树的大棚种植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桃树种植
五、大棚桃树修剪技术
1.扭梢:扭梢是在较旺的直立新梢的半木质化部位,用手扭转,使木质部及韧皮部同时扭伤而不断裂 。 扭伤的新梢下垂或拉平,一般于新梢长30厘米左右,在距基部15厘米处将嫩梢扭曲 。 扭梢可以将徒长枝改造为结果枝,改善光照条件,缓和树势,防止徒长 。
2.摘心:摘心是把正在生长的枝条顶端的幼嫩部分去除,摘心可以改变营养分配 。 被摘心的枝条暂停止生长,不仅有利于枝条充实,提高花芽饱满度,而且可以减少与相邻枝条的营养竞争,在梢长20厘米时摘心 。 摘心后,抽出的新梢长到30厘米再进行扭梢 。
3.拉枝:拉枝可以开张角度,缓和树势,改善光照条件,防止枝条下部光秃,拉枝一般在5~6月份进行,这时容易拉开定形,拉枝角度80度左右,不能拉成水状 。
4.环剥:环剥是把枝条的皮层按一定宽度剥掉一圈,刻伤是在芽的上方或下侧用刀刻伤,深达木质部 。 通过环剥切断筛管,阻断养分的向下运输,相对增加环剥上部的营养,从而提高花芽质量和结果能力 。 通过刻伤,切断了局部的养分运输,以促进萌芽发枝 。 环剥、刻伤一般在开花后或冬前时进行,以防流胶,影响树势 。
5.疏剪:疏剪是对树冠上部和外围的过旺徒长枝采取剪强留弱的办法控制,同时剪除过密枝和无用枝,以改善冠内光照条件,促进桃树花芽的形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