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小麦】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小麦灌浆期
一、叶面喷肥
小麦生长后期, 根系吸收能力减弱, 叶面追肥可延长小麦叶片功能期, 提高光合作用, 防病抗倒, 减轻干热风危害, 加快灌浆速度, 可亩用0.3%的磷酸二氢钾加1-2%尿素混合液, 或加其它生态活性肥进行叶面喷施 。 扬花后5天左右喷第一次, 间隔7天复喷一次, 提高千粒重, 优化改善籽粒品质 。
二、“一喷综防”
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高峰期, 也是提高小麦千粒重的关键时期 。 此期主要防治对象有麦蚜和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及叶枯病等 。 防治小麦病虫病时应视田间病虫的发生动态, 而采取不同的防治技术, 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 。 具体防治方法为对麦蚜可选用10%吡虫啉或40%的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需兼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时, 在防治蚜虫的药液中加入禾果利或50%多菌灵8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 。 注意每亩药液量不少于30公斤, 要喷匀打透, 使小麦各个部位全部着药, 特别是下部叶片要着药, 且忌惜水不惜药 。 混配用药要随配随用, 不要存放 。
【小麦】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小麦种植
三、拔除杂草
有节节麦、野燕麦、雀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发生的麦田, 要结合其它农事活动及时拔除干净, 并带出田外, 将其消灭在结籽之前 。
四、倒伏小麦补救
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 由于“头轻”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 。 灌浆后期发生的倒伏, 由于“头重”不易完全恢复直立, 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茎可以抬起头来, 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对提高穗粒数和粒重意义重大 。 因风雨而倒伏的, 可在雨过天晴后, 用竹竿轻轻抖落茎叶上雨水珠, 减轻压力帮其抬头, 但切忌挑起而打乱倒向, 或用手扶麦、捆把 。 喷洒磷酸二氢钾, 每亩150―200克, 以促进生长和灌浆 。
【小麦】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小麦种植
五、适时收获
小麦在蜡熟期收获品质好, 产量高 。 大面积收割时在蜡熟初期全中期, 小面积则以蜡熟末期进行最合适 。 根据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 安排好收割先后, 及早动手, 突击抢收, 做到适时收割 。 此期至成熟阶段是保根、护叶、防早衰、增粒重, 并预防旱、涝、风、病虫、倒伏等自然灾害的关键时期, 所以不要让这些问题影响到丰收的喜悦, 那就直接杜绝吧 。
【【小麦】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