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生石花养护中的问题有哪些?


屁股难养 , 甚至有人说:“养屁股就是一种修行” 。 下面就学习一下难养屁股花养护中的几个问题:
一、生石花的生长速度并不慢
关于生石花的生长 , 许多花卉书刊都认为生长缓慢 , 管理复杂 。 因此 , 尽管生石花的独特形态吸引了众多爱好者 , 但就因为这种误导 , 问津者不多 , 实践培植者在国内甚少 。 事实上 , 许多花卉书刊都是相互转载 , 难得有亲自实践的第一手资料 , 只好人云亦云 。
生石花一般在3-4月进行播种繁殖 , 播种后约6—15天苗出齐 。 由于种籽细小 , 出苗后苗株也细弱 。 刚出苗的小植株确实生长缓慢 , 故养护要认真细心 , 特别要防止有害菌类的侵入 。
月余后 , 植株开始见长 , 但种籽本身的营养已基本耗尽 , 自造养料的功能又未完全形成 , 需要适时补充生长所需的营养 , 并给予光照(3000—10000勒克斯) , 同时要预防光照过强引起幼株体内花青素沉积过多 , 抑制生长 。
所以 , 后期生石花苗生长的好坏 , 关键在于50—80天之间的养护 。 补充营养的办法是采用氮磷钾比值相同的稀薄复合肥喷施 , 这样既可使叶面吸收 , 又能有少量肥液供根部吸纳 , 浓度控制在1.5%以下为好 。 这段时间温度宜控制在15-30度 。 3个月时 , 小植株可达绿豆大小 。 但此时天气转热 , 要注意通风降温 , 略使基质干燥 , 谨防高温高湿引起烂苗和高温导致休眠 。
入秋后天气渐凉 , 可以分苗 , 栽种间隔2厘米 。 缓苗两周 , 此间小苗又有所长大 , 应进行壮苗养护 , 喷施稀薄液肥 , 每10天一次 。 到10月下旬 , 增加光照量和光照时间 , 株体可达12毫米 。 12月以后天气渐冷 , 应采取全光照和保温、加湿措施 , 不使基质过分潮湿或干燥 。 继续养护至第二年初 , 原子叶绽裂 , 新叶(真叶)开始长大 。
到4月中旬 , 株体可达20毫米 。 从播种计时 , 13—14个月后籽播放便可做商品苗出售 。 若继续培养 , 每半年换培养土一次 , 24月龄时 , 株体可达35毫米以上 , 成为标准植株 , 但还不能开花 , 也极少出现头数的增加 。

【养护】生石花养护中的问题有哪些?

文章插图

另外 , 观察发现 , 表皮为绿色或紫黑色的个体品种 , 生长速度明显高于红紫色品种 。
二、关于生石花的休眠问题
我们发现 , 引起生石花休眠的决定因素是温度 , 其次才是光照 。 要打破生石花的休眠 , 就必须从这方面入手 。 实践表明 , 只要自春末到秋初保持15-28度的温度 , 一年生的苗株少施氮肥 , 勤施稀薄的磷钾肥 , 不使栽培基质过分干燥或潮湿 , 遮光70% , 光照时间缩短为每天5-7小时 , 并形成8-10度的昼夜温差 , 生石花全年都在生长 。 只是由于季节的变换 , 生长速度时快时慢 。 温带地区 , 可用上述方法打破夏季休眠 。 北方地区冬季大多室内有采暖设施 , 只要将生石花置于10-15度以上的环境中 , 给予正常日照 , 并加用20-40瓦的光源延长光照时间 , 就可打破冬季休眠 。 相对而言 , 冬季休眠较夏季休眠更易打破 。
三、关于进一步加快生石花生长速度的方法
打破生石花的冬夏休眠 , 无疑会促进其生长 。 在能够控温的条件下 , 入冬后北方地区有暖气的向阳窗台或封闭阳台上 , 生石花于春节前第一次绽裂旧叶 。 此时应适当施肥 , 稍加重浇水量 , 不要遮明 , 因为日光透过玻璃时紫外线已打折扣 。 每隔半月翻松栽培基质 , 勿伤根系 , 坚持到4月初 , 新生叶就会长到旧叶时株体大小 。 此时旧叶新叶呈十字状叠压 , 而且旧叶无缩皱 , 并不影响春节期间的观赏 。 当然 , 也可采取升或降温的办法使旧叶涨裂在元月初 。 北方于3月中旬停止住宅供暖 , 外界气温上升到4-15度左右 , 室温在10—21度 , 此时应少浇水 , 使新叶体液浓度加大 。 如果温度稍稍降低 , 维持7-18度左右 , 随昼夜变化形成明显的温差 , 效果更好 。 到5月初 , 外界气温上升到16—25度时 , 植株又会出现新叶涨裂旧叶的现象 , 并有头数增加的可能性 。 到6月中旬 , 植株已有叶3对 , 最低层叶虽皱缩 , 但依然为十字形叠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