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白木通与川木通的区别 白木通的功效与作用


白木通(学名: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subsp. australis (Diels)T. Shimizu)是木通科木通属植物 。 落叶木质藤本 。 小叶革质,卵状长圆形或卵形,长4-7厘米,宽1.5-3(5)厘米 。 总状花序长7-9厘米,腋生或生于短枝上 。 果长圆形,长6-8厘米,直径3-5厘米,熟时黄褐色;种子卵形,黑褐色 。

【功效】白木通与川木通的区别 白木通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白木通与川木通的区别:
首先,在生理特性上,川木通呈长圆柱形,略单曲,长50~l0,直径2~87.5px 。 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处多膨大,有叶痕及侧枝痕 。 残存皮部易撕裂 。 质坚硬,不易折断 。 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间布满导管孔,髓部较小,类白色或黄棕色,偶有奎腔 。 气微,味淡 。

【功效】白木通与川木通的区别 白木通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木通呈圆柱形,常稍扭曲,长30~1750px,直径0.5~50px 。 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外皮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或纵沟纹,具突起的皮孔 。 节部膨大或不明显,具侧枝断痕 。 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黄白色或黄棕色 。 气微,味微苦而涩 。
白木通的功效与作用:
白木通性凉、味苦,入心、小肠、膀胱经,具有泻火行水、通利血脉的功效 。 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 。
【性味】苦,凉 。
⑴《本经》:“味辛,平 。 ”

【功效】白木通与川木通的区别 白木通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⑵《吴普本草》:“雷公:苦 。 ”
⑶《别录》:“甘,无毒 。 ”
⑷《药性论》:“微寒 。
⑸《海药本草》:“温平 。 ”
【归经】入心、小肠、膀胱经 。
⑴《纲目》:“手厥阴心包络,手足太阳小肠、膀胱 。 ”
⑵《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太阳经 。 ”
⑶《药品化义》:“入脾、心、小肠、膀胱四经 。 ”
⑷《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 。 ”
⑸《要药分剂》:“入心、肾、膀胱、小肠四经 。 ”

【【功效】白木通与川木通的区别 白木通的功效与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