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养功

内养功 , 是以默念字句与呼吸锻炼相结合的一种功法 , 这是传统气功静功基本功种之一 。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内养功指传统气功中以锻炼自身精气神为主 , 具有静心宁神、调理内脏、培补元气作用的功法而言 。 狭义内养功指的是刘贵珍倡导的的一种 。 该功法是刘贵珍的刘渡先生的亲授 , 并在自己练功与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 。 内养功强调默念字句、腹式呼吸、舌体起落、意守丹田等 , 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特点 。
 
功法操作
1.姿势
【内养功】练功姿势常有仰卧位、侧卧位、端坐位、盘腿四种 。 一般初学者以卧式为宜 。 坐式、站式可用于后期 。 以自然舒适为要 , 以便练功者能充分放松 。
(1)仰卧式
平身仰卧床上 , 躯干正直 , 两臂自然舒伸置于身体两侧 , 十指松展 , 掌心向上 , 下肢自然伸直 , 脚跟相靠 , 足尖自然分开 。
(2)侧卧式
侧卧于床上 , 头微前俯 , 脊柱微向后弓 , 呈含胸拔背之热 。 右侧卧时 , 则右上肢自然弯曲 , 五指舒展 , 掌心向上 , 置于耳前 。 左上肢自然伸直 , 五指伸开 , 掌心向下 , 放于同侧髋部 。 右下肢自然伸直 , 左下肢膝关节屈曲为120度 , 膝部轻放于右下肢膝部上 。 若为左侧位 , 四肢体位与上相反 。 双目微闭 , 以便意念集中 。
(3)坐式
端坐于椅上 , 头微前俯 , 含胸拔背 , 松肩垂肘 , 十指舒展 , 掌心向下 , 轻放于大腿膝部 。 两腿平行分开 , 与肩同宽 , 小腿与地面垂直 , 膝关节屈曲90度 , 目微闭 。
 
2.意守法
意守是指练功时意念集中于某一物体或某一形象而言 。 意守具有集中精神、排除杂念的作用 , 是气功疗法中的重要手段 。 内养功常用的意守方法有三种 。
(1)意守丹田法丹田是气功中常用术语 。 丹田的部位和含义 , 说法不一 。 内养功之丹田规定为脐下一寸五分处 , 位于气海穴 。 丹田虽为窍穴 , 但守时不可拘泥分寸 , 可想象为气海穴为圆心的一个圆形面积 , 设在小腹表面 。 也可想象为一个球形体积 , 设在小腹之内 。
(2)意守膻中法即意念默默回忆两乳之间 , 以膻中穴为中心的一个圆形面积或意守剑突下之心窝区域 。
(3)意守脚趾法两眼轻闭 , 微露一线之光 , 意识随视线 , 注意脚的拇趾 , 也可闭目 , 默默回忆脚趾形象 。
一般意守丹田较为稳妥 , 不易产生头、胸、腹三部症状 , 同时结合呼吸所导致节律的腹壁起伏运动去意守 , 又能较好地达到集中思想 , 排除杂念的目的 , 但部分女性练功者 , 意守丹田 , 可出现经期延长及经量过多的情况 , 可改为意守膻中穴 。 杂念较多的患者 , 不习惯于闭目意守丹田 , 可采用意守脚趾法 。
 
3.呼吸法
内养功呼吸法较为复杂 。 要求呼吸、停顿、舌 。
(1)第一种呼吸法轻轻闭口 , 以鼻呼吸 , 先行吸气 , 同时用意领气下达小腹 , 吸气后不行呼气 , 而行呼吸停顿 , 停顿后再把气徐徐呼出 , 此法的呼吸运动形式是:吸~停~呼 。 默念字句的配合 , 一般先由三个字开始 , 以后可逐渐增多字数 。 但字数最多以不超过九个字为宜 , 在词意方面 , 一定要选择具有静松、美好、健康内容的词句 , 常用的词句有“自己静”、“通身松静”、“自己静坐好”、“内脏动 , 大脑静”、坚持练功能健康 , 等等 。 默念要和呼吸舌动密切结合起来 。 以默念自己静 , 三个字为例 , 吸气时默念“自”字 , 停顿时默念“己” , 字 , 呼气时默念“静”字 , 其余类推 。 舌动是指舌之起落而言 , 舌动配合吸气时舌抵上腭 , 停顿时舌不动 , 呼气时舌随之落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