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葡萄锈病的病症与防治有哪些?


【防治】葡萄锈病的病症与防治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葡萄锈病
一、葡萄锈病的发病症状
葡萄锈病主要存在于植株中下部叶片 。 该病症初期会使叶面出现零星单个小黄点 , 周围水浸状 , 之后病变叶片的背面形成桔黄色夏孢子堆 , 逐渐扩大 , 沿叶脉处较多 。 夏孢子堆成熟后破裂 , 散出大量橙黄色粉末状夏孢子 , 布满整个叶片 , 致叶片干枯或早落 。 秋末病斑变为多角形灰黑色斑点形成冬孢子堆 , 表皮一般不破裂 。 偶见叶柄、嫩梢或穗轴上出现夏孢子堆 。
【防治】葡萄锈病的病症与防治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葡萄锈病
二、葡萄锈病的发病规律
葡萄锈病菌在寒冷地区以冬孢子越冬 , 初侵染后产生夏孢子 , 夏孢子堆裂开散出大量夏孢子 , 通过气流传播 , 叶片上有水滴及适宜温度 , 夏孢子长出芽孢 , 通过气孔侵入叶片 。 菌丝在细胞间蔓延 , 以吸器刺入细胞吸取营养 , 后形成夏孢子堆 。 潜育期约一周 , 再侵染在生长季适宜条件下多次进行 , 至秋末又形成冬孢子堆 。 在热带和亚热带 , 夏孢子堆全年均可发生 , 周而复始 , 以夏孢子越夏或越冬 。 冬孢子堆在天气转凉时发生 , 台湾7月有见 。 夏孢子萌发温限8-32℃ , 适温为24℃ , 在适温条件下孢子经60分钟即萌发 , 5小时达90% 。 冬孢子萌发温限10-30℃ , 适温15-25℃ , 适宜相对湿度99% 。 冬孢子形成担孢子适温15-25℃ , 担孢子萌发适温20-25℃ , 适宜相对湿度100% , 高湿利于夏孢子萌发 , 光线对萌发有抑制作用 , 因此夜间的高温成为此病流行必要条件 。 试验表明:接菌后6小时形成附着胞 , 12小时后经气孔侵入 , 5天后扩展 , 7天始见夏孢子堆 。 生产上有雨或夜间多露的高温季节利于锈病发生 , 管理粗放且植株长势差易发病 , 山地葡萄较平地发病重 。 备品种间对锈病抗性差异大 。
【防治】葡萄锈病的病症与防治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葡萄锈病
三、葡萄锈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清洁葡萄园 , 加强越冬期防治 。 秋末冬初结合修剪 , 彻底清除病叶 , 集中烧毁 。 枝蔓上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结合园艺性状选用抗病品种 。 一般欧洲种抗病性较强 , 欧美杂交种抗性较差 。 抗性强的品种有玫瑰香、红富士、黑潮等 。 此外金玫瑰、新美露、纽约玫瑰、大宝等中度抗病 , 巨峰、白香蕉、斯蒂苯等中度感病 , 康拜尔、奈加拉等高感锈病 , 生产上应注意应用;加强葡萄园管理 。 每年入冬前都要认真施足优质有机肥 , 果实采收后仍要加强肥水管理 , 保持植株长势 , 增强抵抗力 , 山地果园保证灌溉 , 防止缺水缺肥 。 发病初期适当清除老叶、病叶 , 既可减少田间菌源 , 又有利于通风透光 , 降低葡萄园湿度 。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20%三唑酮·硫悬浮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400-500倍液、20%百科乳剂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409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 , 隔15-20天1次 , 防治1次或2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