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百花蛇舌草的介绍有哪些?


白花蛇舌草,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草药, 它价廉物美, 却用处极大, 是抗癌圣药!一般人平时也可当解毒青草茶饮用 。 听说白花蛇舌草是多种癌症的克星, 这是真的吗?了解其作用前, 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白花蛇舌草是何方神圣吧!

【花】百花蛇舌草的介绍有哪些?

文章插图

白花蛇舌草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1、白花蛇舌草的形态特征:
叶:叶对生, 无柄, 膜质, 线形, 长1-3厘米, 宽1-3毫米,
顶端短尖, 边缘干后常背卷, 上面光滑, 下面有时粗糙;中脉在上面下陷, 侧脉不明显;托叶膜质, 基部合生成鞘状, 长1-2mm, 尖端芒尖 。
花: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 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 稀无梗;萼简球形, 4裂, 裂片长圆状披针形, 长1.5-2mm, 边缘具睫毛;花4数, 单生或双生于叶腋;花梗略粗壮, 长2-5毫米, 罕无梗或偶有长达10毫米的花梗;花冠白色, 漏斗形, 长3.5-4mm, 先端4深裂, 裂片卵状长圆形, 长约2mm, 秃净;雄蕊4, 着生于冠简喉部, 与花冠裂片互生, 花丝扁, 花药卵形, 背着, 2室, 纵裂;子房下位, 2室 。 花柱长2-3毫米, 柱头2裂, 裂片广展, 有乳头状凸点 。
果:蒴果扁球形, 直径2-2.5mm, 室背开裂, 花萼宿存 。 萼管球形, 长1.5毫米, 萼檐裂片长圆状披针形, 长1.5-2毫米, 顶部渐尖, 具缘毛;冠管长1.5-2毫米, 喉部无毛, 花冠裂片卵状长圆形, 长约2毫米, 顶端钝;种子每室约10粒, 具棱, 干后深褐色, 有深而粗的窝孔 。
2、生长习性:
生长于海拔800米的地区, 多生长于山地岩石上, 多见于水田、田埂和湿润的旷地 。
【花】百花蛇舌草的介绍有哪些?

文章插图

白花蛇舌草的繁殖方法:
白花蛇舌草多用播种繁殖 。
1、播种时间播种量 。 白花蛇舌草播种时间可分为春播和秋播, 春播作商品, 秋播既可作商品又可留种, 春播在南方水稻栽培地区, 以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佳, 春播收获后可在原地连播, 也可留根发芽栽培 。 秋播于8月中下旬进行 。 一亩地需要种子1公斤 。
2、种子的播种前处理 。 由于白花蛇舌草种子细小, 又包含在果实中, 为了提高出苗率, 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具体方法为:将白花蛇舌草的果实放在水泥地上, 用橡胶或布包的木棒轻轻摩擦, 脱去果皮及种子外的蜡质, 然后将细小的种子拌细土数倍, 便于播种均匀 。
3、播种方法 。 白花蛇舌草播种分为条播和撒播两种 。 条播行距为30厘米;撒播将带细土的种子均匀播在畦面上, 稍压或用竹扫帚轻拍, 在播种后用稻草薄薄盖一层, 白天遮荫, 晚上揭开, 直至出苗后长出4片叶子为止, 或播种后采用猪栏肥薄薄盖在畦面并留有空间, 既遮荫, 又使土壤疏松, 有利于出苗, 早晚喷浇1次水, 保持畦面湿润, 但不要积水 。 秋播畦面要用稻草覆盖, 防止暴晒, 影响出苗, 待苗出4片叶子时, 揭去遮盖稻草, 秋季如留根繁殖, 不需要遮荫, 畦沟里应灌满水, 以畦面湿润不积水为佳 。
【花】百花蛇舌草的介绍有哪些?

文章插图

白花蛇舌草的药用价值:
主治: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擅长治疗多种癌肿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15-30g, 大剂量可用至60g;或捣汁 。 外用:捣敷 。
药理作用:
1、增强免疫功能
体外试验表明本品抗菌效价很低, 但内服后抗感染作用明显, 系通过刺激网状内皮系统, 增加白细胞吞噬功能以提高血清杀菌力, 给药组白细胞吞噬刚果红的能力较对照组提高4倍 。 镜检可见网状内皮系统显著增生, 网状细胞增生肥大, 胞浆丰富, 吞噬活跃, 淋巴结、脾、肝等组织中嗜银物质呈致密化改变, 显示机体防御功能加强 。 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 使小鼠脾脏中溶血空斑数显著增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