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多肉植物最全养护知识有哪些?( 四 )


最后浇水要考虑气温、空气湿度、温室通风情况、盆的大小与材质、根有没有下伸到砂床上等情况 ,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判断盆内是否缺水 。 在其他盆花栽培时一般可根据表面盆土是否发白来决定浇水与否 , 但在多肉植物中据此判断会造成差错 , 因为多肉植物的培养土中一般混有砂、蛭石、轻石、贝壳粉等物质 , 容易造成盆土表面发白 。 特别在这些物质比例较大的情况下 , 往往浇过水后第二天盆土表面已发白 , 而这时下面盆土根本不缺水 。 有的专家指出当盆土表面1厘米处已干燥而下部盆土仍湿润的状态下 , 多肉植物根的吸收达到最大值 , 如果按常规 , 一见盆土发白就浇水 , 那就会造成浇水过量 , 影响植株的生长 。
浇水的时间夏天以清晨为好 , 冬天应在晴朗天气的午前进行 , 春秋则早晚均可 。 一般情况下不要从顶部淋水 , 否则时间一长球体上会有难看的斑点 , 毛柱类种类的毛易污染粘结 , 翠花掌等生长点处积水会造成腐烂 。 池塘水淋在植株上易孽生藻类 , 好似长了青苔一样很难看 。 一般情况下 , 浇水都必须浇足 , 为此必须经常松土 , 使盆土易均匀地吸足水 。 对于正在生长的冬型种和中间型植株 , 应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 , 浇水做到干透浇透 , 既不能积水 , 也不能过于干燥 。 夏型种可适当浇些水 , 但不要过量 。 如果遇到阴雨天或温度突然降低 , 则停止浇水 。
究竟如何控制浇水的量
这个问题的来源 , 我觉得主要是没有定量的经验 。 很多书上的描述 , 不外乎“要严格控制浇水”、“可以多浇水”、“保持干燥”、“宜干不宜湿”等等 , 这样的描述 , 每个人的理解都肯定不一样 , 有的朋友理解的“干”和另一位朋友理解的不一样 , 所以一个浇水了 , 一个没有浇水 , 于是结果自然就不一样了 。 虽然定量分析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 但是对大家在成为养花高手的过程中 , 减少损失应该是有帮助的 。 下面是我觉得比较实用的两种经验 , 以前也说过 , 这里再集中说一下:
一、竹签判断法:即将竹签(或牙签)插入盆土三分之二的深度 , 要浇水的时候 , 拔出竹签 , 看看土壤部分的干湿度情况 。 这种方法对休眠和半休眠或者要进入休眠和半休眠期的植物浇水 , 很有帮助;
二、表层土干湿判断法:一般地说 , 表层土发白 , 就可以浇水了 , 这就是“不干不浇、干透浇透”的原则 。 所谓的干透 , 就是指表层土发白 , 但是拨开表层土 , 依然可以看见湿气 。 对于生长期的仙肉 , 这样的判断方法就可以了 。 习性强健的 , 可以马上浇水 , 对相对怕水的 , 等两天再浇水 。
其他的还有端盆法 , 即手感好的朋友 , 可以端一下盆 , 觉得盆轻了 , 就可以浇水 , 用塑料盆种的仙肉 , 用土也以泥碳等轻质材料为主的 , 浇水后和干燥的份量还是比较明显的 。 敲盆法 , 即用手指轻敲盆壁 , 发出空心的声音 , 就说明土干了 。
判断了土壤的湿度 , 就要浇水了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用坐盆法是最好的 。 一般情况下 , 盆浸入水中二分之一的深度 , 只要15秒钟就够了 , 千万不要看到表层土出现湿气再拿出来 。 越是疏松透气的土 , 时间可以越少 , 因为虹吸作用强 。 这种浇水方法的好处在于 , 可以保证土壤的上部比下部相对干 , 不容易烂根 。 因为植物的根尖分为根冠区、生长区、生长娶和根毛区 , 只有根毛是吸收水份的主要部位 , 抗湿能力最强 , 而根毛区之上的老根已经失去吸水的功能 , 主要起传输水份养料和固定的作用 , 抗湿能力差 , 烂根往往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