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如何种植草莓?草莓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草莓】如何种植草莓?草莓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草莓种植
一、地块与品种选择
草莓育苗地应选择便于排水、松散的土质、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性能以及较少发生病害虫的地块 。 施优质腐蚀的农家肥,将土壤深翻到25-30cm 。 对于地块含有较多害虫的,可拌细土450kg、施50%辛硫磷乳施入土中,再进行起平和整细 。 选用具有较好耐寒性、较短休眠期的保护地栽培草莓,并选择具有较好口感以及较高产量、果形整齐的早熟品种,如甜查理、日本99、雪蜜和丰香等 。
二、定植
对草莓过早或过晚种植,对其生长都是非常不利的,通常都是在发芽分化开始前10-15d定植,而最适合定植期限为9月上旬 。 苗木的根茎直径要超过1 cm,选择4-6片展开叶 。 苗木要健壮无病毒、根系发达 。 在做好的平地上栽植2行,16-20cm株距、30-35cm行距 。 栽苗选择遮阴或者是阴天,栽苗时要朝向平沟、定向栽植,这样既可提高品质,减轻病害虫,又可促进透光通风,便于管理 。 在栽苗后,可浇水渗透,栽培深度适合浅不露根、深不埋心,防止过深或者过浅的栽植 。 栽植时培细土、施展根系的苗木 。 如果过高的气温和过强的阳光,还需要进行遮阳,以利缓苗 。 根据情况进行浇水,做到小水勤浇,初期要求土表见干见湿,保证苗木有充足的水分 。 但也不能过多的浇水,否则会不利于苗木生民 。 在苗木生长期间,一旦出现死亡,需要补苗及时 。 为形成良好的根系,在长出3-5片新叶后,对水量适当控制 。 为了节约营养,将苗木上的老叶及时去除 。
三、温度与光照调控
15-18℃是草莓果实发育的适合温度,如果在早季或者冬季达到这一理想的温度,对草帘、棉被以及棚膜等进行多层覆盖,通过棚膜的温室效应,实现覆盖保温的目的 。 10月上旬是最好的覆盖地膜时期,为了不使叶片被损伤,边盖边将苗掏出,最后用黑色的地膜覆盖,并用土压实苗的四周 。 黑膜的主要功效,是除草、降湿、保水、保温和吸热 。 让草莓不直接接触地面,进而使草莓的品质提高 。 这种栽培技术有利于草莓的稳产和高效 。
【草莓】如何种植草莓?草莓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草莓种植
四、花果管理
为了提升光合效率,可对通风透光条件进行改善,将多余的腋芽摘除 。 促进花芽分化,促进草莓的生长发育,降低发生病害虫的概率 。 在现蕾时,喷硼砂500倍1次,先用高度酒溶解,在用毛笔、鸡毛掸或扇子进行人工授粉 。 能使着果率进一步提高 。 此外,及时适度的疏花、疏果,以充分利用养分,增加单果质量;同时,大小均匀的果实,可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
五、肥水管理
每次施肥与浇水相结合,对少施勤施的原则进行遵循 。 主要是施复合肥,在整个生育期,应追肥5-6次,在进行根外追肥时,可采用氨基肥和尿素等 。 大棚内无法接纳降雨,需要小水勤浇灌温室内的草莓,一旦遭遇连雨天,需要尽量少浇水 。 如果大棚有条件的话,可采用滴灌的方式,这样既可以使土壤湿度过大的问题得到解决,又能节约用水,避免病害虫的滋生 。
六、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随着草莓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较为严重的草莓病害虫,给草莓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 为了对草莓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可结合生产经验,对经常发生的草莓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进行总结 。 草毒炭疽病、灰霉病以及白粉病,是设施栽培的主要病害 。 为了规避产生过多的畸形果,需要避开在开花期喷药,药剂选择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70%的甲基托布津,为防止产生抗性,可进行交替使用 。 蜗类、自粉虱和蚜虫,是草莓中比较常见的病虫害 。 为此,需要将残叶及时摘除,将虫网阻隔设置在防风口处,为了驱避蚜虫,挂银灰色地膜,也可采用10%的毗虫琳、以及50%的辟蚜雾,对蚜虫进行化学防治;为了有效控制白粉虱,可释放丽蚜小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