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夏季草花生产病害防控要点


夏季草花生产病害防控要点中国景观网6月21日消息:对于草花生产者来说, 夏季是非常具有挑战的生产季节, 因为这个季节不管生产什么花卉, 都会受到病害的困扰 。 那么, 在夏季草花生产过程中, 生产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应从哪些方面控制病害发生?发现病害后,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效控制其蔓延?本文以生产流程为线, 将夏季草花生产病害的防控要点与大家分享 。
病害的防治, 要本着“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预防 。
场地准备 开始生产前, 将场地平整, 并对整个场地进行消毒, 采用广谱杀菌剂进行处理 。 同时, 做好场地的排水措施或准备好应急排水设备, 因为一旦生产场地被水淹, 所造成的损失无可估量 。
介质准备 夏季因为是多雨季节, 用于生产的介质最好疏松、透水、透气, 在雨天能及时排除多余的水分, 防止因积水发生生理性病害 。 对于调配好的介质进行消毒处理, 用广谱杀菌剂即可 。
因为在未进行消毒的基质中, 生活着几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 腐霉、疫霉和丝核菌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员 。 在条件适宜时, 这些病原菌会主动侵染寄主植物根系, 造成危害, 如果不利条件得不到改善, 病害会进一步恶化, 导致植株萎蔫、死亡 。
栽植过程 对于新到的种苗, 第一时间检查种苗的质量和水分情况, 并将种苗放在过渡场地进行一两天的适应性炼苗后再上盆 。 新上盆的小苗要及时浇水, 但不适合过多过勤, 以保持介质湿润又不积水为宜 。 因新上盆的小苗在根系喷发之前抗病性相对偏弱, 可以根据情况用广谱性杀菌剂进行灌根处理, 减少病原, 从而降低发病率 。
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 除了定期使用药物防控外, 还要在一些特殊的天气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措施 。
连续阴天闷热潮湿的天气非常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病害的蔓延, 因此在夏季连续阴天的情况下, 建议2天至3天喷施杀菌剂进行防控, 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原菌的繁殖, 减少病害的蔓延 。
降雨对于夏季多雨季节来说, 病害的防控在雨前和雨后都应做好相应的准备, 采取相应的措施, 才能将因降雨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
一是雨前准备 。 利用农闲, 对生产场地周边的排水沟渠进行清理, 防止因排水沟堵塞引起积水, 导致水涝灾害;有篷布的生产场地, 在下雨之前拉下篷布;对于地势低洼的地方, 还要配备相应的排水设备, 及时排除积水 。 二是雨后措施 。 雨后除了要及时排除积水外, 还应及时用清水淋洗叶片, 防止雨水中的有害物质对叶片造成损害 。 待叶片水分干燥后, 喷施百菌清、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 进行预防 。 对矮牵牛、四季海棠、非洲凤仙等易发生根腐或茎腐的花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用硫磺敌磺钠600倍至800倍液灌根将会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
常见病害防治 茎腐病常见染病花卉有四季海棠、非洲凤仙、矮牵牛、醉蝶、鸡冠花等 。
茎腐病主要危害植物茎部, 也可侵染叶部 。 受害植株在茎基部初生暗色斑点, 扩大后呈棕褐色不规则大斑, 病部组织下陷, 收缩腐烂 。 病菌侵染叶片引起暗绿色水渍状圆斑;侵染叶柄则呈褐色腐烂 。 潮湿时在病斑处可见白色丝状物, 严重时病株会倒状,主要表现为茎溢缩 。
茎腐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一是选用排水透气性良好、有机质丰富的泥炭作栽培土, 最好不用旧盆土 。 施用的基肥要充分腐熟 。
二是加强田间管理 。 空气湿度大时少浇或不浇水, 以保持盆中泥土湿润为宜 。 少施氮肥, 多施磷、钾肥, 及时摘除下部接触土壤的病叶、老叶并销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