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腊梅的栽培管理技术与防治


腊梅的栽培管理技术与防治1.选地整地 选地应选向阳的、排水良好的、土层深厚的、肥沃的砂壤土, 或轻壤土, 背风的地栽培 。

2.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有分株、嫁接、压条、扦插和播种等方法 。

(1)分株繁殖法 最好时间当叶芽刚萌动时(3-4月)结合腊梅切接时进行 。 在头一年把准备分株的枝条均截去, 让养分集中于母株上 。 操作方法是:母株四周围土挖出来, 原株留2-3年再出圃, 原处的植株直接作为绿化用 。

(2)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和分株繁殖法适合狗牙梅, 压条繁殖法在生产上很少用 。

(3)切接 一般在3-4月进行, 以腊梅实生苗为砧木进行切接, 当腊梅叶芽萌有麦粒大小时, 速进行嫁接, 最适合切接的时间很短, 仅有一周时间, 芽发的太大或已发叶, 切接后很难成功 。 在切接前一个月, 选嫁接2-3年的壮龄腊梅树上, 选粗壮和较长的一年生枝条, 截去顶梢, 使养分集中树枝的中段, 有利于嫁接后成活, 植株生长健壮 。 选接穗长6-7cm, 削长的切面应要浅, 露出点木质部即可 。 砧木选分株繁殖培育2-3年的“狗绳腊梅”或者用4-5年腊梅实生苗, 切下时用刀亦不适合太重 。 缚扎后在接口抹泥浆, 培土封起 。 接上一个月即可扒松培土, 看成活情况, 技术精细气候条件好, 能取得80%-90%成活率 。 如果劳力不足, 切接时间缩短, 可以把母株接穗枝上的顶芽摘去, 过一周左右, 又发出新芽, 长到小米粒大小, 又可以切接了 。 这样接效果很好, 成活率又提高了 。 也有的切接前一个月, 在母株接穗截顶的同时, 叶芽全部摘去, 第二次萌动后再切接, 再者把接穗早点采下埋到土里贮藏, 这样可适当延长切接的时间 。 用切接法培育的幼苗生长旺, 一年即能长60-l00cm高, 落叶后, 适当高矮截顶, 让侧枝多长(剪下来的枝条, 贮藏, 留作接穗用) 。 用该法培育的幼苗, 2-3年后就可以开花 。

(4)芽接 在5月前后进行靠接, 腊梅接穗和砧木(狗绳腊梅)枝都很脆易折断, 所以接时要小心, 砧木去顶, 切口长3-5cm 。 缚扎后, 用泥浆封住, 一月后开始分割, 分3次割, 每次1/3, 能更好保证成活 。

(5)播种繁殖 7-8月份采变黄的果实, 把种弃去干藏第二年春播种 。 播前用温水浸下种, 再播, 促进发芽, 覆土4-5cm深, 小苗生长很慢, 头一年仅能长10-15cm高, 2-3年才萌生蘖, 4-5年才能作腊梅的砧木, 5-6年方能开花 。 但该法适合大面积生产, 就是需要长时间培养, 但能培育出腊梅新品种 。 为了避免天然授粉实生苗表现出“狗绳腊梅”的特征, 要选优良品种的馨口、素心作母本, 父本则可用一个良种的花粉, 或多数良种的混合, 进行控制授粉, 即可获得良种效果, 每长出3对芽后就摘心一次 。

(6)移栽 移栽一般在春天和冬天带土球移栽 。 露地管理比较简单, 每年早春和冬天开花, 修剪后, 施一次重肥, 干旱要浇水, 再要注意排水 。 如果想冬天室内观赏花, 先把腊梅带土球挖回, 上盆后只浇清水, 不需底肥和追肥 。 花落后再栽回露地, 免去盆里栽培, 管理麻烦 。

3.田间管理 嫁接成活后, 及时摘顶, 每长出3对芽后就摘心一次 。 开完花后及时修剪树形, 重剪 。 每枝留15-20cm即可 。 露地栽培还可采取轮流修剪, 每年把半数花枝重剪, 只留基部二芽短截, 另一部花枝不剪 。 为了让明年多开花, 把残花脱落前全部摘去, 不让结果, 如果想要大的腊梅树, 修剪初期注意留顶, 当长到一定高度后再去顶, 促使分枝形成树冠, 此时要适当整形修枝 。

腊梅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人为造形, 制成屏扇形、龙游型及单身式、多身式或多种型式 。 制作造型时间从早春开始, 萌芽时动刀折整枝干, 让腊梅形成基本骨架 。 待5-6月扭折新枝, 必须使枝梢向下, 定型后, 需经常修剪, 保持既定型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