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南天竹的技术繁殖

【【繁殖】南天竹的技术繁殖】
南天竹的技术繁殖

【繁殖】南天竹的技术繁殖

文章插图

南天竹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 较耐阴耐寒 , 易养护 , 喜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 , 对水分要求不甚严格 , 既能耐湿也能耐旱 。 现将南天竹的几种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1.分株法春秋两季将丛状植株掘出 , 抖去宿土 , 从根基结合薄弱处剪断 , 每丛带茎干2至3个 , 需带一部分根系 , 同时剪去一些较大的羽状复叶 , 地栽或上盆 , 培养一两年后即可开花结果 。

2.扦插法多采用春插 , 时间在二三月 。 选取一二年生茎干 , 截成长20至25厘米的穗段 , 剪去大部分叶片(最好能保留顶芽) , 经生根粉处理后插于沙壤土苗床中 , 入土深度约为穗长的1/2至2/3 , 间距5厘米左右 , 行距10至15厘米 , 插后浇透水 。 入夏后需搭遮阴棚 , 一般两个月后生根 。 也可于梅雨季节或秋季扦插 , 方法同春插 , 但扦插基质用黄心土 , 也可用淋去碱性的砻糠灰与细沙以1∶1的比例混合配制 , 穗条可用当年生枝 , 采用薄膜覆盖保湿并及时搭棚遮阴 , 一个月后可生根 。

3.播种法每年12月末或翌年一二月采摘充分成熟且即将脱落的饱满果实 , 将其与粗沙拌和并在水中搓揉 , 去除果皮果肉 , 漂去空瘪的种粒 , 得到纯净种子 。 将纯净的种子与湿润的细沙以1∶3的比例混合后贮放在大缸或大花盆中 , 注意始终保持湿润 , 发现沙粒发白干燥时喷水增加湿度 。 每隔半个月翻检一次 , 防止种粒霉变或被老鼠偷食 。

9月种子裂口露白 , 将其播到整好的苗床上 。 一般实行条播 , 行距15至20厘米 , 沟宽10厘米 , 沟深5至8厘米 , 种粒间距1至2厘米 , 轻覆薄土 , 厚度0.5至1厘米 , 以不见种粒为度 , 随后覆草保湿 , 经过半月即有70%小苗出土 , 分两三次揭去覆草 , 搭棚遮阴 , 加强水肥管理 。 当年苗高可达五六厘米 , 冬季适当防寒 。 也可直接将采收的果实不经处理播于苗床 , 沟宽10至15厘米 , 深5至6厘米 , 行距20至25厘米 , 覆火烧土3至4厘米 , 覆草保湿 , 9月以后才能出苗 , 在此期间必须保持苗床湿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