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壳虫】仙人掌介壳虫的防治技术


仙人掌介壳虫的防治技术危害仙人掌类和多肉植物的介壳虫种类很多 , 主要有仙人掌蚧、粉蚧、长尾粉蚧、夹竹桃圆蚧(也称长春藤圆蚧)等 。 以仙人掌蚧最为常见 , 它能危害仙人掌属、量天尺属、昙花属、令箭荷花属、蟹爪属等几十个属的种类 。 仙人掌蚧繁殖快 , 1年可发生数代 。 它吸取植物汁液使植株生长迅速衰弱 , 严重时植株枯萎、茎节脱落 。 即使把虫刮除 , 被害部位仍留下难看的黄白色 , 影响观赏 。 粉蚧为害仙人掌类和菊科、景天科、马齿苋科等 。 夹竹桃圆蚧主要为害龙舌兰科多肉植物 , 植株被害时 , 生长严重受影响 。 粉蚧等的排泄物还诱发煤烟病 , 影响生长和观赏 。 有一类介壳虫叫根粉蚧 , 专门为害植株根部 。 一般不易发现 , 植株受害后水灵光亮的表皮突然失去光泽 , 呈现异常的灰暗色 , 如不采取措施 , 有可能会导致植株死亡 。

介壳虫成虫由于身上有蜡质介壳 , 药剂难以渗透进虫体 , 药物防治常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 因此更应重视预防 。 温室等栽培场所应保持干净 , 及时清除杂草及枯枝败叶 。 盆株不要放得过密 , 并且注意通风透气 。 温室周围的树木如发现介壳虫 , 要及时喷药或修去有虫的病枝 , 以免蔓延到温室内 。 引进的植株一定要仔细检查 , 特别是棱谷、疣沟、叶背和两叶重叠处 , 这些部位最有可能隐藏介壳虫 , 应刮除后喷药 , 并隔离栽培一段时间 。 平时要多观察植株 , 发现有少量介壳虫时可用竹片及时刮除 , 一般虫体刮下后便不能再寄生 。 也可以将虫多的枝条剪去烧毁 , 药物防蚧一定要抓住孵化后不久虫体尚未被蜡质壳时进行 , 并要反复喷杀才有效果 。 所用药物通常有50%马拉硫磷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和80%敌敌畏乳油混合后加水1000倍 。 防治根粉蚧 , 主要应加强观察 。 当发现植株表皮颜色暗淡时可将植株脱盆检查 , 剔除盆土后如发现根部有类似粉蚧的白色棉絮状分泌物 , 就说明有根粉蚧为害 , 可用软肥皂水或乐果(40%乳剂2000—4000倍液)洗净根部 , 晾干后重新换土种植 。 此外 , 在盆底垫瓦片处放少量对二氯苯的结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介壳虫】仙人掌介壳虫的防治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