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玫瑰三节叶蜂的防治


玫瑰三节叶蜂的防治玫瑰三节叶蜂属膜翅目叶蜂总科三节叶蜂科 , 是近几年来玫瑰上新发现的害虫 , 成虫产卵于玫瑰嫩茎上 , 造成嫩茎干枯折断 , 幼虫嚼食叶片和叶柄 , 造成鲜花产量大减 , 严重地块可造成绝产 。 笔者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 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形态特征幼虫刚孵化时体乳白色 , 二龄后体色变绿 , 头壳呈黑色 , 四龄后体色由绿变黄 , 老熟幼虫胸部绿色 , 腹部橘黄色并由腹部向后黄色逐渐加深 , 幼虫胸足二对 , 腹足七对 , 第六七对不发达退化成瘤状 , 老熟幼虫体长13.1至16.8毫米 。 雄成虫体长7.9至8.7毫米 , 雌成虫体长6.3至7.1毫米 , 头、胸及足黑色?具不明显的金属光泽 , 腹部橘黄色 , 腹部背板部分黑色 , 触角黑色棒状共三节 , 第三节最长 , 约为第一、二节的8倍 , 并向端部逐渐加粗 , 复眼黑色 , 下唇须5节 。 翅脉、翅痣黑色 , 翅痣圆形 。

发生规律玫瑰三节叶蜂在山东省平阴县一年发生5代 , 世代重叠 。 以老熟幼虫在玫瑰或蔷薇根部周围土壤中做茧越冬 。 越冬代自4月初化蛹 , 中旬开始羽化出成虫并产卵 。 越冬代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到5月初 , 第一代在6月上、中旬 , 第二代在7月上中旬 , 第三代在8月中下旬 , 第四代在9月中下旬 , 第五代幼虫老熟后做茧越冬 。

生活习性4月中旬气温达到15.5℃时蛹开始羽化 , 以白天羽化居多 , 雄虫羽化盛期比雌虫早2至3天 。 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后 , 成虫咬破茧壳爬至地面 , 在地面土粒间或落叶间处静伏 , 4至5小时后振翅试飞 , 而后开始飞翔交尾 。 雌蜂产卵前在玫瑰植株间不断飞翔爬行 , 选择在植株当年生嫩梢的背阴处 , 少数选择在叶柄上 , 以腹部锯状产卵器划破茎的皮层 , 深约1毫米 , 产卵于茎组织内 , 卵槽长12至28毫米 , 卵在槽内呈“八”字形排列 。 该虫普遍存在孤雌生殖现象 , 其后代全部发育成雄虫 。 成虫白天活动 , 晚上静伏于叶片反面或正面 , 不取食 。 以白天10至15时最为活跃 , 阴天或有风时活动明显减少 。 成虫有假死性 。 雌成虫寿命平均4-6天 , 雄成虫寿命平均4.1天 。 一至二龄幼虫有群聚危害习性 , 常群聚于叶片边缘 , 三龄后分散取食 , 食量明显增大 。 末龄老熟幼虫在被害植株根基周围枯枝落叶间或地表至3厘米土层中结茧越冬 , 有时数十只在一起结茧成块、团 。

防治技术①成虫发生期 , 用40%辛硫磷乳油5000倍液进行喷雾 。 ②幼虫期 , 一至二龄幼虫为最佳防治期 。 可用上述农药8000倍液防治 。 ③清除虫源 。 将产卵枝条剪掉并集中销毁 。 在冬季或生长季节 , 扫除枯枝落叶并销毁 。 玫瑰根基培土5至10厘米 , 使蛹不能羽化或使羽化后的成虫不能出土而死亡 。 ④保护利用天敌 。 捕食性天敌有中华大螳螂、蜘蛛等 。 蚂蚁也可拖食一至三龄幼虫 , 啃食茧内幼虫、蛹等 。 该虫的寄生性天敌有姬蜂 , 该寄生蜂可以在各代幼虫体内寄生 , 并在茧内化蛹 。
【【防治】玫瑰三节叶蜂的防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