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对花的愧疚


对花的愧疚
养花者众 。

家家好像都有少则一两盆多则七八盆的花 , 要么橡皮树 , 要么春芋 , 要么吊兰 , 要么月季花;要么摆在客厅 , 要么放在阳台 , 要么置于卧室之一隅 。 来了客人 , 还要比划一番 , 一副对花珍之爱之的样子 。 但我发现 , 在他们的眼里 , 花 , 只是一种摆设 。

像摆在客厅里类似于地灯之类的饰物 。 他们虽然为其浇水、松土、施肥 , 但和拿上抹布擦去家具上的尘土没有什么两样 , 因为在他们的心里 , 花和家具一起 , 只是装饰着家罢了 , 而没有从养一盆花的具体细节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 。 面对一盆花 , 他们装在心里的是放在这儿好还是放那儿好 , 考虑着的是会让家里富贵 , 还是典雅 。 他们只看重了花的装饰性 , 而忽视了花的生命性 。 这种忽视 , 让养在家里的花如同囚在鸟笼里的鸟 , 如现在的大款们包起来的“二奶” , 失去了自我!这样的养花人 , 不配叫养花!

花 , 有着更深的本质 。

先说一则与花有关的事吧 。 一次 , 我去乡下 , 主人家里有一个小花园 , 土坯子垒成的 , 简单的很 , 但里面的花儿却开得很盛 , 样数也多 。 当时 , 我觉着一朵开着的月季花极好看 , 就想伸手摸一下 , 并没有摘的意思 , 没想到女主人并不顾及我是客人 , 赶快阻止了我 , “别碰它 , 会弄疼的 。 ”她随口说出的这句富有深意的话 , 深深地触动了我 。 我好长时间内一直不太明白的一些有关花的道理 , 似乎一下子懂了 。 后来 , 我凭着这句话明白了 , 一朵花也有它的感觉、气质、性格以及情感 。

甚至说和我们人一模一样 , 有着只属于它自己的隐私 。 为什么当我们面对一个漂亮的陌生女人就不敢伸手 , 而面对一朵花就会有这种想法和欲望呢?我想 , 就在于我们把它只看成一种植物 , 一种只是用来装点我们居室的饰物罢了 。 这也就是我们的浅薄 。 我们养花 , 其实是尊重和爱惜生命 , 和我们养育自己的儿女一样 。 所以 , 真正爱花的人 , 是不会把自己悉心照料的花轻易送给别人——这与送自己的儿女给别人有何区别呢?

爱一朵花 , 就是爱生命;爱生命 , 难道不是爱我们自己吗?

唐代诗人孟浩然“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的诗句之所以流传千古 , 打动人心 , 依我看 , 就在于诗人对花儿命运的关注 。 多愁善感的孟浩然整整一夜担心的就是昨夜风雨里落下的花朵 。 这些行走在春天大地上的小小精灵 , 带走了一个诗人整夜的睡眠 。 我想 , 孟浩然肯定知道花必有凋零 , 它的老去是非人愿非自然的;他也知道 , 在这样的风雨之夜 , 自己的担心根本就无法改变这些花朵的命运 , 但他还是一夜没有睡好觉 。

孟浩然是一个真正的养花人 。

——养花人 , 多有诗意的一个词 , 可是在这个时代里 , 真正配叫养花人的有几个?我以为 , 我们都应该向花道歉 , 说出我们对花的愧疚 , 说出多少年来我们在花面前表现出的轻狂、无知和浅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