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田里话甘甜

本文转自:陕西网
在巴山深处的南宫山 , 群山连绵起伏 , 气象万千的云海托起初升的红日 , 映照着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 。 “我们红日村今年要创建‘千亩苦荞园区’ , 几乎覆盖全村所有通公路的高山土地 , 目前已经完成了土地流转、筹集启动资金、破荒复垦、播种等工作 , 下一步将努力做好苦荞田间管理 , 争取实现苦荞大丰收!”中建八局西北公司驻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红日社区第一书记袁凯介绍道 。
苦荞田里话甘甜
生长旺盛的苦荞田 。 袁凯摄
2021年 , 袁凯和高达接受公司委派的任务 , 来到陕西安康岚皋县南宫山镇红日社区驻村 , 分别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 , 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 。
【苦荞田里话甘甜】乡村要振兴 , 产业必振兴 。 驻村以来 , 袁凯和高达与村民们同吃同住 , 每天认真开展入户走访 , 并带领工作队多次深入田间地头 , 谋划社区全域产业发展 。 2022年春季 , 为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号召 , 袁凯带领红日社区工作队紧抓春耕生产黄金期 , 建立起了红日社区苦荞园区 , 采取苦荞+黄豆轮作的模式 , 一季度共复垦撂荒地400余亩 , 播种苦荞500余亩 。
苦荞田里话甘甜
袁凯与村民在农忙间隙一起吃午饭 。 高达摄
“通过召开小组会、院落会 , 我们动员村民发扬不等不靠精神 , 自发入股了61000元 , 解决群众园区就业40余人次 , 增加劳务收入45000元 , 增强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 ”袁凯表示 , 目前他们正在考察苦荞深加工设备 , 准备延伸产业链 , 增加商品附加值 。
不仅如此 , 袁凯和高达还带领工作队建立了红日社区 “低山水稻+稻花鱼 , 中山魔芋+花椒 , 高山苦荞 , 种养殖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产业结构 。 他们充分发挥地域特色 , 将500亩的魔芋园区扩建至700亩 , 农户分散林下种植、堆坑栽100亩 , 农耕发展势态良好;新增稻花鱼养殖基地20亩 , 实现了养鱼稻谷双丰收;精心管理200亩花椒园区 , 计划每亩增收500元;同时猪、鸡、牛、蜜蜂等畜禽养殖业保持稳定发展 。
“以前我们总想着出去打工赚钱 , 现在家里通过稻田养鱼这种模式 , 每亩收入增加了百分之四五十 , 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 , 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 ”红日社区村民邹昌胜说 。
苦荞田里话甘甜
红日社区稻花鱼养殖示范基地 。 袁凯摄
带着村民共同致富是他们的光荣使命 , 守护大家的生命安全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 陕南是暴雨及地质灾害高发区域 , 2021年7月至10月 , 先后四轮极端强降雨袭击了岚皋县 。 看到岌岌可危的山体、急需转移的群众和被泥石流冲毁的道路 , 袁凯和高达毅然选择带领工作队投入到防汛防滑战役中去 , 他们挨家挨户地查看房屋基础及排水设施 , 彻夜监控滑坡点情况 , 转移沟边户、滑坡点群众 , 累计转移群众65户、192人次 , 全力保障了社区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
苦荞田里话甘甜
转移群众 。 王小金摄
雨停后 , 袁凯和高达带领工作队第一时间组织村民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 找来挖掘机、铲车及时清理泥石流 , 疏通中断的道路 , 统计农作物受灾数量并联系保险公司进行了理赔 , 及时修复受损农田 , 还为房屋受损的群众申请专项维修资金 , 完成了房屋维修工作 , 帮助村民重建被暴雨破坏的家园 。
自2018年以来 ,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已累计向南宫山镇红日社区输送帮扶干部4人 , 并多次来到红日社区开展党建联建对口帮扶活动 , 调研参与红日社区各项事业发展 , 帮助社区购买稻花鱼苗、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慰问低保、五保户老人 , 联动学校开展义务植树等活动 , 与社区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