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大全】美国红栌组培苗温室稆栽技术


美国红栌组培苗温室稆栽技术美国红栌([?otinuscoggygr缸‘Roya_1purple’)为漆树科黄栌属,是美国黄栌的

一个变种 。 美国红栌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采用种子繁殖,但播种苗分化现象比较严重 。 而其组培苗特点是茎干过于纤细,叶片极易失水,我们在移栽试验初期成活率不足50%,极大限制了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主要在组培苗瓶炼时间、栽培基质配比等方面进行了试验,使美国红栌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

1瓶炼时间对美国红栌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组培苗瓶炼时间指组培瓶苗自恒温培养间移到温室后,到移栽之前,在瓶内炼苗的时间 。 本试验分别采用瓶炼时间6、8、10、12、14d5个处理,来观察其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试验栽培基质为国产草炭与珍珠岩,按1:1比例配制 。 试验中组培苗移栽成活标准为苗木顶芽抽出新梢,根部新根形成 。 根据该组培苗在移栽过程中的实际生长表现,一般为15~20d长出新根 。 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可靠性,移栽成活率的调查时问选在移栽后1个月进行 。

通过对不同炼苗时问的组培苗移栽后的成活率和苗木高生长情况的调查结果看,不同炼苗时间对苗木的成活率和高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 。 组培苗瓶炼时间效果比较好的为10d,成活率达80%以上,高生长也达到了8cm以上,这说明美国红栌组培苗经过10d炼苗后,已具有较强的适应外界环境能力 。 炼苗6d的组培苗,叶片颜色嫩绿,极易失水萎蔫,表现出

明显的炼苗不充分 。 而炼苗时间为14d的苗木,根系过长,移栽过程中容易造成窝根,影响移栽效果 。 另外炼苗时间过长,根系颜色变褐,表现一定程度的老化,不利于新根的形成 。

2不同栽培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成活和生长的影响

为了筛选出经济有效、比较适合美国红栌组培苗生长的栽培基质,该试验共设计了6种配方进行试验 。 试验基质按比例混匀,并喷洒o.1%辛硫磷、o.125%多菌灵溶液消毒,充分搅拌后,装入6cm长的无纺纸育苗袋 。 该试验用的组培苗瓶炼时间为10d 。 试验结果见表2(本刊略) 。

表中数据表明,不同栽培基质下美国红栌组培苗的成活率和高生长有显著差异 。 国产草炭和珍珠岩按3:3的比例混合效果最好,平均成活率可达83%,平均苗高为8.60cm;效果最差的是国产草炭和珍珠岩3:1的比例,成活率仅为62.33%,平均苗高为7.35cm 。 可能因国产草炭含有较多泥沙,按3:1比例混合的基质,透气性较差,从而影响根系呼吸,不利于新根生长发育 。 对于进口的芬兰草炭与珍珠岩混合基质来说,以3:2配比基质的苗木生长最好,平均成活率可达95%以上,苗高达到13.87cm,而3:3比例混合效果最差,成活率为88.67%,平均苗高11.64cm 。 这可能因为该基质按3:3比例混合,保水性较差,吸热又多,若供水不及时,易造成根系萎蔫枯死,限制了苗木的成活和生长 。 总之,采用芬兰草炭做为组培苗移栽基质,从苗高及成活率上都明显高于国产草炭 。 这与2种基质的工艺流程及成分含量不同有关 。 芬兰草炭中植物生长必须的速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氨态氮等指标明显高于国产草炭土,营养丰富,有利于苗木吸收,而且该介质中还含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物质,能促进苗木生长 。 另外,就外观看芬兰进口草炭加工比较精细,介质材料均匀、干净,有利于组培苗根系的呼吸代谢,故缓苗快,成活率高;国产草炭加工较粗,含泥沙较多,透气性较差,不利于根系生长,但其生产成本较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