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水蜜桃 结出“致富果” 退伍军人返乡打造“桃花源”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最近成熟的品种叫‘赤月’ , 不仅名字好听 , 吃起来也香甜 。 ”说起自家的桃园 , 杨武斌非常自豪 。 6月底 , 正值水蜜桃成熟上市期 , 在锦屏街道河头村的一处桃园 , 连片的桃树挂果累累 , 一束阳光照来 , 让水红色的桃子显得光彩夺目 。
种下水蜜桃 结出“致富果” 退伍军人返乡打造“桃花源”
今年38岁的杨武斌是一名退伍军人 , 退伍后的那几年一直在外地工作 , 直到2012年 , 当他回村看到家乡连片的桃山无人打理时 , 萌生了回乡发展的念头 。 “村里住着的几乎都是老年人 , 打理桃山的精力更是一年不如一年 , 作为奉化年轻人必须得接力 。 ”凭着当兵这些年练就的吃苦耐劳精神 , 杨武斌坚信能在家乡打造出一个令人羡慕的“桃花源” 。
决心已定 , 接下来就该学技术 。 最初的那段时间 , 没有任何经验的杨武斌 , 在网上循环观看关于桃园管理的“致富经” 。 然而“纸上谈来终觉浅” , 做农业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因素发生 。
种下水蜜桃 结出“致富果” 退伍军人返乡打造“桃花源”
“刚开始试种那几年 , 桃树的长势并不好 , 不仅果实小而且口感差 , 若是遇到台风天还会遭遇落果 , 这也意味着一年的付出血本无归 。 ”回首当初的经历 , 杨武斌非常感慨 , 每处桃园所在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等都不相同 , 理论知识只能作为实践的参考 。
【种下水蜜桃 结出“致富果” 退伍军人返乡打造“桃花源”】为了让桃子好吃又好看 , 杨武斌请区桃研所的农技专家前来指导 , 选用适合当地环境种植的桃树品种 , 并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 。 白天田里干活 , 晚上做笔记总结经验 , 杨武斌硬是把自己练成了一名“土专家” 。
天道酬勤 。 通过引进好品种、好技术、好设施 , 水蜜桃的品相和口感逐年变好 , 市场行情也一路走俏 , 从论斤卖上升到了论个卖 。 最近正是“赤月”成熟上市期 , 市场价最高卖到了50元一只 。
种下水蜜桃 结出“致富果” 退伍军人返乡打造“桃花源”
种下水蜜桃 结出“致富果” 退伍军人返乡打造“桃花源”
今年是杨武斌经营桃园的第十个年头 , 桃园也从最初的5亩发展到如今的62亩 。 “现在承包的土地越来越多 , 桃园规模逐渐扩大 , 不仅解决了撂荒的问题 , 更为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岗位 , 提供了共同致富平台 。 ”杨武斌的成功并未止步于此 , 他说 , 这些年种植桃树带来的甜头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 相信凭着退伍军人的这股韧劲 , 一定能把水蜜桃变成“致富果” , 在家乡开辟出一处“桃花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