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真正的意义和价值,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并甘于奉献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 为了生存生活 , 为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 人类劳动由简单的狩猎农耕演化出了农庄、工厂、学校、商铺、政府等复杂高效的劳作方式和运转平台 。 每一个组织和单位的设立都围绕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步”这一主线 , 都有其承接性、合理性 , 每一个在单位工作的人都是在借助这些单位平台进行着有益的、有意义的劳动 。
从小到大 , 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 离不开单位 。 单位是人和社会之间互动互助、互惠互利的桥梁 , 是展现自我的舞台 , 实现价值的平台 , 安身立命的根基 。 “如果你是小草 , 单位就是你的地 。 如果你是小鸟 , 单位就是你的天 。 如果你是一条鱼 , 单位就是你的海 。 如果你是一只狼 , 单位就是你跃马驰骋的战场 。 ”有着某一专长或对某一领域感兴趣的人 , 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 , 自由地选择单位和工作岗位 , 以借助这个平台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 做出更大的贡献 。
学校是在小孩子还没有工作能力 , 还不能真正投入工作的时段 , 对他们教育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 。 当然 , 学校的管理运行机制 , 要遵循孩子的天性 , 着重围绕激发孩子的求知探索热情 , 让他们在“玩学习”的游戏心态下学到知识 , 习得技能 , 而不是强行灌输 , 否则会打击、消磨孩子的学习兴趣、创新热情 。 入学前 , 孩子们对学校充满了憧憬 , 入学后 , 有的学校不能因材施教 , 孩子们则像进了牢笼 , 儿时的求知兴趣和热情也被慢慢的消磨殆尽 , 这是一种悲哀 。
成人后 , 我们都要考虑找到合适的单位和工作岗位 , 干一番事业 。 搞科研、创办企业、建设种养殖农场等等 , 都需要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 , 在校期间学习的仅仅是一些基础知识、一些获取知识的方法 , 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 ,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钻研 。 如果需要实验、供销等平台 , 还要借助科研单位、销售机构的帮助 。 当今社会 , 分工越来越细 , 想进入提高技能 , 施展才华的平台 , 总能找到 , 并能获取相应的报偿 。 工作是一个人的身份和标签 , 是我们连接世界的基础通道 , 没有这个通道 , 我们就相当于游离于整个世界之外 , 会孤独、寂寞 , 更谈不上发挥作用 , 体现价值 , 甚至连基本的生存生活都没有保障 。
基于环境屏蔽效应 , 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周围的环境 , 并热衷于处理事务 , 缔造人脉 , 以使自己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 。 单位是一个人借以发挥作用 , 体现价值的平台 , 一旦进入如意的单位 , 就要好好珍惜 , 毕竟人离不开单位 , 离不开这个赖以立足于世的平台 。 到了新单位 , 如果对自己所在的群体没有归属感 , 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被流放、难融入的感受 , 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 “既来之则安之” , 暂时无法改变现状时 , 就要学会接受和适应 , 在现有的岗位上安心工作 , 或许不久的将来 , 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和收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