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鱼尾葵及其栽培管理技术


鱼尾葵及其栽培管理技术鱼尾葵原产亚洲热带 , 亚热带及大洋洲 。 我国海南五指山有野生分布 , 台湾 , 福建 , 广东 , 广西 , 云南均有栽培 。

一、形态特征及习性

常绿大乔木 , 高可达20米 。 单干直立 , 有环状叶痕 。 二回羽状复叶 , 大而粗壮 , 先端下垂 , 羽片厚而硬 , 形似鱼尾 。 花序长达约3米 , 多分枝 , 悬垂 。 花3朵聚生 , 黄色 。 果球形 , 成熟后淡红色 。 花期7月 。 鱼尾葵喜温暖 , 湿润 。 较耐寒 , 能耐受短期-4℃低温霜冻 。 根系浅 , 不耐干旱 , 茎干忌曝晒 。 要求排水良好 , 疏松肥沃的土壤 。

二、繁殖

鱼尾葵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 。 一般于春季将种子播于透水通气的砂质壤土为基质的浅盆上 , 覆盖5厘米左右基质 , 置于遮阴度30%左右及温度25℃左右的环境中 , 保持土壤湿润及较高的空气湿度 。 一般2~3个月可以出苗 , 第二年春季可分盆种植 。 多年生的植株分蘖较多 , 当植株生长茂密时可分切种植 , 但分切的植株往往生长较慢 , 并且不适合产生多数的蘖芽 , 所以一般少用此法繁殖 。

三、栽培管理

鱼尾葵生长势较强 , 根系发达 , 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 , 盆栽可用园土和腐叶土等量混合作为基质 。 一般每1~2年换盆一次 , 换盆时去掉部分旧土 , 剪去部分老根 , 用新培土重新种植 , 并且填加少量腐熟有机肥 。

3~10月为其主要生长期 , 一般每月施液肥或复合肥1~2次 , 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平时保持盆土湿润 , 干燥气候条件下还要向叶面喷水 , 以保证叶面浓绿且有光泽 。 鱼尾葵的根为肉质 , 其有较强的抗寒能力 , 其它季节浇水时要掌握间干间湿原则 , 切忌盆土积水 , 以免引起烂根或影响植株生长或影响植株生长 。

鱼尾葵为喜阳植物 , 生长期要给予充足的阳光 , 但它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 , 适于室内较明亮明亮光线处栽培观赏 。

鱼尾葵在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条件下极易感染霜霉病 , 使叶片变成黑褐色而影响观赏价值 , 所以必须在发病前喷洒800~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预防;另外 , 在高温干燥气候下也易发生介壳虫 , 应喷800倍乐果防治 。
短穗鱼尾葵繁殖方法
鱼尾葵种植栽培
四季红石榴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鱼尾葵及其栽培管理技术】12场“花卉斗艳”将亮相西安世园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