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盆栽金橘


盆栽金橘金橘别名金柑、金枣、金弹、罗浮 , 为芸香科、金橘属常绿小乔木 , 也常长成灌木样 , 盆栽株高50厘米至150厘米 。 枝杈细弱、密生 , 先端常下垂 , 节间短 , 节部无刺 。 叶互生 , 小型革质 , 阔披针形至长椭圆形 , 顶端具不明显的波状齿 , 中脉两侧向上略翻 , 叶柄上无翼叶 。 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间 , 多着生在枝梢部位 , 花被五瓣裂 , 乳白色 , 雄蕊多数 。 果小 , 长约3厘米 , 倒卵形或椭圆形 , 先端钝圆 , 基部稍狭 , 果皮光滑 , 初期为青绿色 , 成熟后为金黄到橙黄色 , 密生油点 , 有香味 。 夏末开花 , 秋冬果熟 。

金橘的原产地在我国南方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 性喜温暖湿润和日照充足的环境条件 , 稍耐寒 , 不耐旱 , 南北各地均作盆栽 。 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中性培养土 , 如果土壤偏酸也生长不好 。 通常嫁接繁殖 , 用其他柑橘类植物的实生苗作砧木 , 选择一年生粗壮的春梢作接穗 。 随采随用 , 剪去叶片保留叶柄 。 在4月至5月间用切接法 , 芽接在6月至9月间操作 , 靠接在4月间 。 嫁接方法和代代、香圆相同 , 注意去除砧木苗发出的根蘖 , 经45天至60天愈合 。

金橘在春节期间 , 以盆栽观赏为主 , 果实甜酸 , 皮肉可食 。 苗期每年翻盆换土1次 , 下垫鸡鸭羽毛做基肥 。 结果以后可每2年翻盆换土 。 金橘的隔年结果(大小年)现象不明显 , 如养护得法 , 可年年硕果挂满枝头 。 除水肥管理适度外 , 从春季萌发到挂果之前需适时适度进行三次修剪 。 第一次在早春果实采收后 , 应对所有枝梢进行重剪 , 每枝仅留侧芽2枚 。 50天后 , 约在4月上旬抽生新梢的叶片已经生长健壮 , 应及时进行第二次短剪 , 促发二次枝 。 至6月上旬再对二次枝适时摘心 , 促发三次枝扩大株冠 , 增加着果部位 。 这3次修剪的做法是广东花农促使金橘挂果迎春的传统经验 。 不同地区可根据自然气候和环境条件 , 调节金橘生长发育 , 总为适时开花坐果 , 达到春节观赏的目的 。 第三次摘心后长出的新梢 , 经40天至50天的生长 , 形成壮实枝条 , 叶片浑厚 , 叶色正常 , 表明金橘的主芽和预备芽都积累了孕育花芽的丰富营养物质 。 此时开始进行“扣水” , 促发花芽 。 在8月中旬(处暑前10多天) , 逐日减少浇水量 , 使枝梢生长逐渐停止 。 到8月下旬(处暑前4 天至5天)停止浇水 , 经3天至4天日晒 , 叶片发蔫下垂 , 进而因缺水叶缘向内翻卷 。 盆土处于相对干旱状态时 , 可以在早晚向叶片洒些水 , 中午稍向盆中点些水 , 以防止叶片萎蔫到不可逆转的程度 。 当植株的主芽及预备芽都已膨胀 , 从绿转白时 , 即为花芽分化完成 。 此时逐步恢复浇水量 , 并追薄肥 , 从8月末到9月初就陆续开花 。

金橘容易形成花芽 , 但开花量多时 , 坐果率低 , 因而保果很重要 。 开花时 , 应适当疏花 , 每枝留花蕾2个至3个 , 同一叶腋内 , 如抽生2个至3个花芽 , 可选留1个 。 花期和坐果初期 , 浇水要比平时偏少 。 水大、水小或施大肥都会引起落花、落果 。 花期不可淋水 , 可以在午前、傍晚在周围环境洒水防尘 , 保持空气清新湿润 。 待幼果长到黄豆粒大坐稳后 , 才可增加浇水量和适度追肥 , 以磷钾肥为主 。 发现抽生新梢 , 要及时摘除 。 除华南地区外 , 在入冬前应及时移入低温或中温温室养护 。 观果期室温不适合偏高 , 盆土不可太干或太湿 , 保持空气清新湿润 , 可延长观赏时日 。

同属的四季橘是金橘与橘的杂交种 , 果实扁球形 , 果径约3厘米 , 成熟时橙黄色 , 果味酸 , 不能食用 。 四季橘从果熟到自然脱落 , 可达半年之久 , 如当年秋挂的果可观赏到来年5月间 。 而金橘果熟后 , 只能持续观赏1个至2个月 , 但以玲珑清秀见长 , 尤耐观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