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如莲瓣、松脆香甜~金山这款“好彩头”的糕点,你吃过吗?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伴着烈日与阵雨
一起到来的 ,
还有一年一度的中高考 。
临近考试 ,
在金山区枫泾镇
许多家长为讨一个吉利的好彩头 ,
往往会给备考的孩子
吃上一口枫泾传统美食
——状元糕 。
薄如莲瓣、松脆香甜~金山这款“好彩头”的糕点,你吃过吗?
【薄如莲瓣、松脆香甜~金山这款“好彩头”的糕点,你吃过吗?】枫泾状元糕 , 是金山区的传统特色糕点 , 也承载了属于枫泾人的独特味觉记忆 。 一口咬下去 , 松脆可口 。 烘烤后的米香从口中迸发出来 , 停留在唇齿间 。 不甜腻 , 刚刚好的口感 , 令人欲罢不能 。
70岁的俞加林 , 经营着枫泾古镇上唯一一家还在生产加工状元糕的作坊 。 这家老作坊始于1953年 , 距今已有69年的历史 。 1979年 , 该作坊迁址至冯家弄 , 还新建了两间厂房及一个销售门店 。 彼时 , 该作坊是隶属于枫泾镇供销社的公营资产 。 也正是在这一年 , 俞加林成为了作坊的一员 , 这一干就是43年 。
曾经的老作坊 , 如今只剩下俞加林等6个老员工 。 “以前 , 我们还会生产奶油蛋糕等各种糕点 , 现在主要随季节做些本地人热爱的状元糕、月饼等传统糕点 。 ”
“我们还是用的老手艺、老配方 , 老顾客都说 , 现在吃起来还跟小时候的味道一模一样 。 ”虽然已经过了40多年 , 但俞加林对状元糕的制作依旧一丝不苟 。
薄如莲瓣、松脆香甜~金山这款“好彩头”的糕点,你吃过吗?
“粉不能太糯 , 不然会软 , 不成型 。 粉糕做完后要晾2到3天 , 排出多余的水分 , 再切片烘烤 。 春夏之际是做状元糕最好的时节 , 这时候的湿度和温度最合适 , 做出来的状元糕既薄 , 又不轻易碎裂 。 这段时间也是状元糕最热销的时候 。 ”俞加林一边说 , 一边操作着切片机 , 将一块块粉糕切成薄如莲瓣的状元糕 。
在近400平方米的老作坊里 , 员工们正熟练地把一片片状元糕平整地铺在烤盘上 , 送进烤箱 。 经切、焙、烘后 , 刚出炉的状元糕色泽金黄 , 片薄松脆 。
“一定要在出炉后尽快包装 , 保持状元糕松脆的口感 。 ”员工们熟练地将烤盘上的状元糕码齐 , 递给俞加林打包 。 而那熟悉的粉红包装纸和状元郎的图案也依旧没有变 。
薄如莲瓣、松脆香甜~金山这款“好彩头”的糕点,你吃过吗?
薄如莲瓣、松脆香甜~金山这款“好彩头”的糕点,你吃过吗?
传统的配方、传统的包装 , 老作坊里 , 已经搭档了40多年的6人配合紧密 。 仅一个上午 , 一包包状元糕就堆起了一座小山 , “我们一天能做1000包左右 。 不过 , 再过几年 , 老伙计们也都要退休了 , 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人接着做状元糕 。 ”俞加林说着 , 眼里闪过一丝落寞 。
每个年代的孩子都拥有独属于他们的零食 , 虽然那些时光已渐渐远去 , 但留存在记忆中的东西更显得尤为珍贵 。
近年来 , 为了延续和传承这些老味道、老字号 , 枫泾镇正着力在古镇区域内打造老字号一条街 , 帮助传统老店在新的消费时代展示产品魅力和历史积淀 , 找到新发展模式 , 重现大家对童年、家乡的甜美记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