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古树名木衰败原因和复壮技术


古树名木衰败原因和复壮技术古树名木被人们誉为活化石, 适应生态环境和前人维护自然的结果 。 随着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维护意识的提高, 古树名木以其独具的科研、科普、历史、人文和旅游价值而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并成为一个地方的绿色名片 。 但由于各种原因, 古树名木衰老死亡的现象时常发生 。 要使古树名木复壮, 必需分析其衰老的机理, 方能对症下药 。
1古树名木衰败的原因分析
古树名木衰老枯死, 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1.1内因
古树名木树龄大, 生活力低, 再加上树型较高大, 因而抗病虫害侵染力低, 抗风雨侵蚀力弱, 这是其衰败的内因所在
1.2外因
1.2.1自然因素影响
①极端气候原因 。 古树名木历经千百年风霜岁月, 屡受严寒酷暑, 大涝大旱等恶劣气候的侵袭, 造成皮开干裂, 根裸枝残等现象, 使其生长不良, 甚至接近死亡 。
②雷电火灾等原因 。 古树一般树冠高大, 如遇雷击, 轻则树体烧伤、断枝、折干, 重则焚毁, 造成树体严重损坏 。
③地下水位的升降原因 。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树木周围地下水位的改变, 使树木根系临时浸于水中, 导致根系腐烂;或长期干涸, 导致枯萎 。
④病虫害原因 。 古树经历了上百年时间, 其先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 但因其过于衰老, 生长量小, 也易遭病虫危害 。 同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 跨地区和国家的物质交流日益频繁, 即使检疫也避免不了病虫的侵染传播, 如松树线虫和美国白蛾 。 因此, 决不能因古树先天抵抗力强而忽视了对病虫害的防治 。
⑤野生动物的危害 。 许多古树的根、皮、叶、花、果是野生动物和各种昆虫的良好食物, 许多兽类和虫鸟凿树为洞, 以洞为巢, 以树根、树皮、树叶及花果为食, 日积月累, 树体受长年的虫蛀兽咬, 导致树体残缺不全 。
1.2.2人为因素影响
①工程建设的影响 。 各类工程建设中, 如城区改造、修路、架桥、建水库等各类工程建设过程中, 由于对古树名木断根过粗、过多, 修剪过重, 造成其衰败, 直至死亡 。
②人为活动引起土壤板结 。 乡村、公园、名胜古迹等处, 凡有古树名木之处, 必是游人云集之所, 游人频繁践踏, 致使树体周围土壤板结, 密度增大, 严重影响土壤的气体交换、根系活动和正常生长 。
③各种污染的影响 。 古树名木周围的污染, 如化工、印染厂等排放的废水废气, 不只污染了空气及河流, 也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体, 更有甚者在古树名木根部倾倒工业废料, 使树体周围土壤酸碱浓度、重金属离子大量增加, 土壤理化性能恶化, 使其根系受到或轻或重的伤害 。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还会抑制叶片的呼吸, 破坏叶绿素的光合作用, 使其逐年衰败枯死 。
④人为造成的直接损害 。 烟熏、火烤、刻字留念、晨练攀拉, 更有人迷信地将古树的叶、枝、皮采回入药, 其中以剥掉树皮的伤害最大 。 还有砍枝、撞击、移栽等行为直接导致树体受损 。
⑤管理不当影响 。 如修剪过重, 超越了树的再生能力, 施药浓度过大造成的药害, 肥料浓度掌握不当造成烧根, 人为的破坏造成古树生长衰退 。
2古树复壮措施
古树是生物, 不易移迁, 更不能像其他文物可复制仿造, 因而价值更高, 更应珍惜 。 维护好古树名木, 使其延年益寿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 古树是有一定生命期限的这一期限内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 以延长其寿命, 这就是古树复壮的理论基础 。 就古树衰败的现状来看, 常表示为树干腐朽空洞、冠形残缺、顶梢枯萎、枝叶凋零、病虫害严重、根系生长不良等, 而古树的复壮就是要针对这些衰败现象, 采取相应措施, 达到复壮的目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