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红叶李栽培管理技术


红叶李栽培管理技术学名:prunus cerasifera cv.Pissardii 别名:紫叶李 原产地:亚洲西部 形态特征: 为落叶小乔木 。 幼株的叶片、花柄、花萼、雌蕊及果实都呈暗红色 。 叶椭园形 , 紫红色 。 花2—3朵聚生 , 粉红色 , 果实近球形 。 花期3—4月 。 果期6—7月 。 生物学特性: 为蔷薇科李属植物 , 是樱桃李的变种 。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 不很耐寒 , 耐干旱 , 不耐阴 , 耐水湿 , 根系较浅 , 萌枝力较强 。 生长适温15—25℃ , 冬季能耐—5℃低温 , 土壤以肥沃 , 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 。 繁殖方法:常用嫁接、压条和扦插繁殖 嫁接:用毛桃、李、梅、杏等作砧木 , 以枝接法嫁接 。 用桃作砧木嫁接的植株 , 生长势旺 , 叶色紫绿;用梅实生苗嫁接植株叶色鲜亮 。 嫁接苗成活后1—2年可出圃栽培 。 压条:常在梅雨季节用高空压条法 。 离枝顶20—25厘米处环状剥皮 , 用潮湿腐叶和薄膜包扎 , 秋季即可剪离定植 。 扦插:本地近年试验证明扦插也是可行的 。 秋季选用当年生枝条10—15厘米 , 仅留顶端1—2厘米 , 插入疏松沙土中 , 遮阴保湿 , 来年春季即可出圃移栽 。 插穗用生根剂处理将提高成活率 。 栽培管理:移植春、秋为主 , 尤以春天为好 。 栽培过程中 , 保持土壤湿润 。 生长期施肥2—3次 。 嫁接苗应及时去掉砧木的萌蘖 , 光照不强时 , 叶色将变绿不鲜艳 。 对过长枝条进行修剪 , 同时剪除过密的弱枝、病枝和枯枝 , 形成圆整的树冠 。 病虫害防治:常有叶斑病和炭疽病危害 , 可用1:1:100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 。 虫害有大蓑蛾、尺蠖、蚜虫危害 , 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
【【栽培】红叶李栽培管理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