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蝴蝶兰栽培管理要点


蝴蝶兰栽培管理要点

【栽培】蝴蝶兰栽培管理要点

文章插图
蝴蝶兰又称蝶兰 , 属蝶科兰属 , 是一种多年生附生植物 。 主要分布在菲律宾、马来半岛及我国台湾省 。 其花形如彩蝶飞舞 , 色彩艳丽 , 是国际流行的名贵花卉 。 蝴蝶兰从瓶苗到开花出售分5个生长阶段:瓶苗、小苗、中苗、大苗、开花阶段 。 栽培管理要点如下 。
一、前期管理 。 瓶苗生长阶段 , 最适生长温度白天为25℃-28℃ , 夜间18-20℃ 。 小苗阶段生长适温23℃ 。 35℃以上或10℃以下 , 生长停止 。 刚出瓶的小苗温度应低于20℃ ,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80% , 光线控制在1000勒克斯以下 。 通过一段过渡期后 , 光照逐渐提高到1万勒克斯 , 最后可达1.5万勒克斯 。
小苗生长阶段的肥水管理 ,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组培苗出瓶后3-5天内不适合灌肥、浇水 , 但需马上进行杀菌处理 。 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叶面杀菌 , 隔天喷生根粉 , 喷3次 。 经3-5天过渡期后 , 第1次灌肥 , 用花多多10号(氮、磷、钾比例为30:10:10)1800倍液喷施 , 以水苔全湿为标准 。 隔1天再用花多多10号(30:10:10)2500倍液喷叶面肥 。 1周后 , 据小苗干湿情况第2次灌肥 , 此时以高氮、低磷、低钾为施肥原则 。
经4个月培育后 , 小苗长成中苗 , 此时应换盆 。 水草松紧度以手自然握拳掌心下方肌肉的松紧度标准 , 松紧度可大可小 , 但必须统一标准 。 中苗时期管理基本和小苗阶段相似 , 但光照可提高到2万勒克斯 。 施肥以花多多8、1号(氮、磷、钾比例分别为20:10:20、20:20:20)交替使用 。 中苗时期要注意新叶的走向与长势 , 一般按东西走向放置 , 并定期对叶片进行反转 。 此时施肥原则为低氮、高磷、高钾 。
中苗经4-6个月培育后进入大苗阶段 。 管理方法与中苗一样 , 但施肥采用1号花多多(氮、磷、钾比例为20:20:20) 。
二、后期管理 。 开花期即生长后期的管理 。 蝴蝶兰的开花是低温促成的 , 所以除在管理上要精细外 , 还应控制好温度 。 首先保持温度在20℃以上2个月 , 以后将夜间温度降至18℃以下 , 45天后形成花芽 。 花芽形成后夜间温度保持在18-20℃ , 白天保持25-28℃ 。 3-4个月后可开花 , 花期温度略为降低 , 但不低于15℃ , 花芽伸出后必须竖立支柱 , 即在花茎伸展而尚未倒伏前竖立支柱 , 并将花茎绑在支柱上 , 留给花茎伸长增粗的空间 。
开花期水肥管理尤为重要 。 浇水宜在上午10时实施 , 避免将水直接洒到花朵上 。 浇水后采用抽风机通风 , 保持棚内空气新鲜 , 使残留水分尽快散失 。 此时施肥以花多多2号(氮、磷、钾比例为10:30:20)1000倍液为佳 , 视蝴蝶兰自身状况而定 。
蝴蝶兰易患软腐病、灰斑病 。 软腐病传染性极快 , 一旦发现立即将病株隔离 。 病株可用代酸锰锌或好生灵防治 。 通常15天杀菌1次 。 农村新技术
蝴蝶兰的养护
1、栽培介质:蝴蝶兰常见的栽培介质主要以水草、苔藓为主 。
2、温度:家庭养蝴蝶兰首先要保证温度 。 蝴蝶兰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 , 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 , 蝴蝶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6℃至30℃ 。 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气温低时应注意增温 , 一般冬季有供暖设备的房间 , 这个温度不难达到 , 但要注意 , 不要将花直接放在暖气片上或离之过近 。 夏季温度偏高时需要降温 , 并且注意通风 , 若温度高于32℃ , 蝴蝶兰通常会进入半休眠状态 , 要避免持续高温 。 春节前后为盛花期 , 适当降温可延长观赏时间 , 开花时夜间温度最好控制在13℃至16℃之间 , 但不能低于13℃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