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组织培养的方法和步骤


组织培养的方法和步骤一、培养材料的采集

组织培养所用的材料非常广泛 , 可采取根、茎、叶、花、芽和种子的子叶 , 有时也利用花粉粒和花药 , 其中根尖不易灭菌 , 一般很少采用 。

对于木本花卉来说 , 阔叶树可以在一、二年生的枝条上采集 , 针叶树种多采种子内的子叶或胚轴 , 草本植物多采集茎尖 。

在快速繁殖中 , 最常用的培养材料是茎尖 , 通常切块在0.5厘米左右 , 如果为培养无病毒苗而采用的培养材料通常仅取茎尖的分生组织部分 , 其长度在0.1毫米以下 。

二、培养材料的消毒

(一)先将材料用流水冲洗干净 , 最后一遍用蒸馏水冲洗 , 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将材料上的水分吸干 , 并用消毒刀片切成小块 。

(二)在无菌坏境中将材料放入70%洒精中浸泡30-60秒 。

(三)再将材料移入漂白粉的饱和液或0.01%升汞水中消毒10分钟 。

(四)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三、四次 。

三、制备外植体

将已消毒的材料 , 用无菌刀、剪、镊等 , 在无菌的环境下 , 剥去芽的鳞片、嫩枝的外皮和种皮胚乳等 , 叶片则不需剥皮 。 然后切成0.2-0.5厘米厚的小片 , 这就是外植体 。 在操作中严禁用手触动材料 。

四、接种和培养

(一)接种

在无菌坏境下 , 将切好的外植体立即接在培养基上 , 每瓶接种4-10个 。

(二)封口

接种后 , 瓶、管用无菌药棉或盖封口 , 培养皿用无菌胶带封口 。

(三)温度

培养基大多应保持在25℃左右 , 但要因花卉种类及材料部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

(四)增殖

外植体的增殖是组培的关键阶段 , 在新梢等形成后为了扩大繁殖系数 , 需要继代培养 。 把材料分株或切段转入增殖培养基中 , 增殖培养基一般在分化培养基上加以改良 , 以利于增殖率的提高 。 增殖1个月左右后 , 可视情况进行再增殖 。

(五)根的诱导

继代培养形成的不定芽和侧芽等一般没有根 , 必须转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 。 1个月后即可获得键壮根系 。

五、组培苗的练苗移栽

试管苗从无菌到光、温、湿稳定的环境进入自然环境 , 必须进行炼苗 。 一般移植前 , 先将培养容器打开 , 于室内自然光照下放3天 , 然后取出小苗 , 用自来水把根系上的营养基冲洗干净 , 再栽入已准备好的基质中 , 基质使用前最好消毒 。 移栽前要适当遮荫 , 加强水分管理 , 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相对湿度98%左右) , 但基质不适合过湿 , 以防烂苗 。
【【方法】组织培养的方法和步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