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大全】紫萁组织培养的探讨二


紫萁组织培养的探讨二结果与分析

3.1孢子粉与孢子囊消毒效果比较

由表1可知, 孢子粉的消毒效果比孢子叶小叶效果差, 不仅污染率高, 而且容易褐化死亡, 继续培养无孢子萌发.小叶的孢子处在孢子囊壳的包被保护之中, 受外界病菌侵染程度轻, 表面消毒时受消毒液的影响也较小.此外, 孢子粉个体微小, 表面消毒操作难度大, 且由于经过干燥散落的后熟过程, 夹杂的杂物较多, 生活力会有所降低.故以孢子叶小叶整体表面消毒比孢子粉消毒要理想的多.

3.2不同激素对紫萁孢子萌发的诱导效应 。

由表2可以看出, 培养基中激素的浓度高低对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 不加任何激素与附加低浓度激素(低于1.0mg/l), 同样有很高的孢子萌发率, 但浓度太高(2.o~5.0mg/l)会抑制孢子萌发.另一方面, 无机盐浓度对孢子萌发影响较大, 较低的无机盐浓度促进孢子萌发, 将ms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减半是合适的.

3.3不同糖浓度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 糖浓度对孢子萌发影响较大, 在2%~3%范围内较合适, 低于2%和高出4%, 孢子萌发率明显降低.以食用白砂糖代替化学纯蔗糖, 对孢子萌发率基本上无影响, 取材方便, 且可降低费用成本.

3.4不同影响因子对原叶体的增殖效应

3.4.1温度对原叶体的增殖效应

由表4可知, 培养温度对原叶体增殖影响较大, 25"c左右是原叶体增值的适宜温度, 低于20"c或昼

夜有温差波动都对原叶体增殖有抑制作用.无机盐浓度对原叶体增殖无明显影响, ms和1/2ms培养基均

适合原叶体增殖生长.

3.4.2活性炭与kh2p04对原叶体的增殖效应

由表5可知, 培养基中附加少量活性炭和kh2p04对原叶体增殖和生长有促进作用.原叶体在增殖生长过程中, 对p、k元素的需求量大, 大棚人工播撒孢子繁殖试验中, 在原叶体增殖生长时期隔天喷施200mg/lkh2p04溶液代替浇水, 对原叶体旺盛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组培中效仿也是合适的.活性炭可以吸附培养基中积累的有害物质, 从而更利于原叶体的增殖和生长.

3.4.3不同激素对原叶体的增殖效应

由表6可知, 不同激素对原叶体增值的影响较明显.6-ba和naa在较低浓度时, 对原叶体增殖效果较好, 当浓度高于2.0mg/l时反而对原叶体生长不利, 出现白化苗现象;2,4-d对原叶体增殖效果较好, 但片状体皱褶严重, 不舒展饱满;高浓度的kt有利于原叶体的增殖和生长.

由表7可知, 6-ba0.5mg/l+naa0.5mg/l、6-bal.0mg/l+naa0.5mg/l、naa0.5mg/l+kt5.0mg/l和naal.0mg/l+kt5.0mg/l都能促进原叶体增殖, 并能生长良好.6-ba0.5mg/l+naal.0mg/l分化出假根的能力最强, 可用于孢子体生根培养基.

3.5炼苗与移栽

孢子囊无菌培养约四个月后, 在浓绿肥厚的原叶体上开始出现幼孢子体, 在培养基营养供给充足的条件下, 20d左右即可进行炼苗.由于离体条件培养下的再生植株长期在营养丰富的无菌条件下生长, 根系活动能力低, 直接移入土壤中栽培对外界环境适应力极差, 成活率极低.在培养室条件下选择3条根以上、根系粗壮、3叶以上且叶长3,~4cm的绿色完整植株, 置于大量元素稀释100倍的培养液浸泡过的干净沙砾中培养一周, 其间要经常用纯净水清洗去根上残余的琼脂, 不断补充培养液, 使植株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再转移至室内自然条件下培养一周后, 接入配备好的砂土中栽植, 细心管理, 半个月后可移至室外, 成活率可达80%.另在遮阳网大棚内保持湿度90%以上, 保持温度20-28℃, 散射光照条件下, 以同样基质炼苗移栽, 效果也较好, 成活率可达60%.炼苗时间过短, 砂培改为水培, 成活率均有下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