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吊钟海棠的栽培技术


吊钟海棠的栽培技术吊钟海棠又名倒挂金钟、灯笼海棠 、吊钟花, 广东又称宝莲灯 。 是柳叶菜科, 倒挂金钟属的常绿灌木 。 高可达1米 。 茎光滑, 枝细而稍下垂, 常带紫红色 。 叶对生或三叶轮生, 具短柄, 卵状披针形 。 花单生叶腋, 花梗长约5厘米, 下垂;萼筒长圆形, 萼片4裂, 放射状位于花冠下方, 花冠倒挂, 呈钟铃状, 并由此而得名 。 雄蕊, 雌蕊高出花冠, 如象灯笼的吊须 。 吊钟海棠有许多品种和杂交品种 。 如“封面女郎”:花重瓣, 花萼亮红色, 花瓣蓝紫色;白萼倒挂金钟花萼乳白色, 花瓣粉红色;单瓣吊钟海棠单瓣花, 萼片洋红色, 花冠白色;“温斯顿·丘吉尔”金钟有较大的红色萼片和蓝紫色的花冠, 美丽而高贵 。

吊钟海棠原产南美秘鲁及智利南部 。 性喜温暖湿润, 冬季阳光充足, 夏季凉爽、半阴的环境 。 最忌炎热, 温度超过30℃时对生长极为不利, 常成半休眠状态或死亡;冬季稍耐3-5℃低温;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0-23℃ 。 要求肥沃砂质壤土 。 吊钟海棠为长日照植物, 延长日照可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 广东用此法, 可控制吊钟海棠在春节见花 。

繁殖以扦插为主 。 9月至次年5月进行 。 一般插后10几天可生根 。 再经一周左右可用小盆分栽 。 也可播种, 但采种不易 。 广东地区栽培吊钟海棠采用高山冷凉山地扦插育苗, 到11月份移至山下上盆, 到苗高达到一定要求时, 应摘去顶尖, 使其封顶, 增加侧枝, 便其丰满健壮, 一般摘心后2-3周即可开花 。 可利用摘心控制花期 。 吊钟海棠在广州平地难以越夏, 只有上山才能安全越夏 。

吊钟海棠的花形奇特, 花色浓艳, 华贵而富丽, 是难得的一种室内花卉 。 很受大众喜爱 。
【【栽培】吊钟海棠的栽培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