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昏、乏力、全身不适……这些“类似感冒”症状可能是它造成的!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在黑龙江, 每年5-7月都是蜱虫活跃期 。 登山、露营、林下作业……不但要防范蜱虫叮咬, 一旦被“偷袭”还要警惕莱姆病、森林脑炎等蜱虫传播疾病 。 近日, 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收治了3位被蜱虫叮咬后患上重症森林脑炎的患者, 其中一位女性患者竟被蜱虫叮咬了三处, 幸亏救治及时, 才转危为安 。 该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吕守旭提示:森林脑炎早期表现为低热、头昏、乏力、全身不适、四肢酸痛, 类似“感冒”, 患者切莫掉以轻心!
头昏、乏力、全身不适……这些“类似感冒”症状可能是它造成的!
这位女患者48岁, 是在进山采摘时被蜱虫叮咬的 。 因为并不是所有遭遇蜱虫叮咬的患者都一定会患上森林脑炎, 她在当地进行了“取虫”处理, 之后便并为再将此事当回事 。 大约在被蜱虫叮咬一周后, “女患者”出现了头昏、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 后越来越重, 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抬头困难, 四肢无力等症状, 入院时体温达到38.7℃, 经诊断为森林脑炎 。
“森林脑炎是蜱虫叮咬后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性疾病, 发病率大约是十万分之20左右, 是我省最常见的蜱虫叮咬所致疾病之一, 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 最短2天, 长者可达35天 。 ”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吕守旭副院长介绍 。
蜱虫, 俗称草爬子, 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 。 在我国最常见的蜱虫传播疾病, 包括莱姆病、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Q热病、兔热病和斑疹热等等 。 前段时间, 在网上备受关注的河南“蜱虫病”事件, 就是有一种由蜱虫携带的“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 而在黑龙江, 常见的蜱虫传播性疾病, 主要是莱姆病和森林脑炎 。 其中, 莱姆病会造成运动障碍、心血管病变等, 但可治愈;而森林脑炎, 虽然发病率底, 但致死率和致残率却很高, 重型森林脑炎的死亡率是30%, 致残率是50% 。 所以很多林业作业人员, 每年春季都会提前接种森林脑炎疫苗 。
【头昏、乏力、全身不适……这些“类似感冒”症状可能是它造成的!】普通人户外活动
一旦被蜱虫叮咬该怎么办呢?
吕守旭副院长表示:叮咬后无法通过接种疫苗立刻防范森林脑炎 。 更重要的是留意早期症状, 越早治疗, 降低死亡危险及预后效果会更好 。 “森林脑炎患者, 有的起病很急, 会在发病一两天就出现高热, 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 颈部无力, 抬头困难、偏瘫、意识障碍等症状;有的起病相对缓慢, 初期症状是低热、头昏、乏力、全身不适, 像是患了‘感冒’ 。 尤其后者, 一定要警惕是被带‘毒’蜱虫叮咬导致的森林脑炎 。 ”吕守旭副院长还提醒, 森林脑炎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是颈肩部无力, 近端肢体抬不起来而远端肢体可动, 蜱虫叮咬后一段时间内, 如果有这些症状出现, 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要第一时间前往专业治疗机构就诊及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