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和阴历的哪个快,阴历3月26日阳历是什么时候


阳历快还是阴历快?阴历走得比阳历快 , 但阳历一般都在阴历的前面 。 后面半句很好理解 , 比如我的阴历生日是三月十六 , 但等到这天的时候阳历已经是4月份了 , 也就是说阳历的3月16日早就过去了 。 从这个角度讲 , 阳历在阴历前面 。 但这并不意味着阳历过得要比阴历快 , 事实上阴历的速度要比阳历走得快 。 再举个例子 , 2008年春节(正月初一)是在2月7日 , 而2009年春节却到了1月26日 , 同样是正月初一 , 但却提前了十几天 , 这不正说明阴历的速度要比阳历快吗?所以每隔几年阴历都要闰一个月 , 也就是多加一个月 , 以弥补这种时间差 , 比如今年就闰了个五月 , 当然也有闰三月和闰七月的 。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 , 可想而知 , 阴历会严重超过阳历 , 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在夏天过春节了 , 呵呵!
阳历和农历那个过得快历法就是制定日历 , 安排年、月、日的法则 。 它的任务是:适当的编排出年、月、日的关系 , 具体决定一个年号的月数和日数 , 给每一个日子编上一个号码 。 阳历也就是公历 , 它是国际通用的 。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 , 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 。 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 , 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 , 大月31天 , 小月30天 , 二月只有28天 。 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 , 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 , 这一年叫做闰年 。 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9天 。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 , 共29天半 。 为了算起来方便 , 大月定做30天 , 小月29天 , 一年12个月中 , 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 。 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 , 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 。 由于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 , 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 , 它不能反映季节 , 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 , 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衷的历 , 就是所谓阴阳合历 。 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 , 就是这种阴阳合历 。 它跟阴历一样 , 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 , 也是大月30天 , 小月29天 , 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 , 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 , 来调整四季 。 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 阴历也叫农历 , 是中国农民根据天气建立起来的 , 如:什么时候播种 , 什么时候收割等 阳历也叫西历 , 是西方根据宗教里边的事建立起来
为什么阳历比农历快啊农历 , 又称夏历、阴历、旧历 , 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 。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 , 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 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 , 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 , 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 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 , 仍使用农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 因为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 , 所以称为夏历 。 夏历有个辅助部分——节气 。 节气如果也算历法的话 , 就是完全的太阳历 。 节气和地球在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的位置有关 , 和月球无关 。 节气是从立春开始的 , 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 , 约365.2422天 。 根据太阳的位置 , 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 , 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 。 夏历的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 , 六十年周而复始 。 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 。 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二个月普通月份加一个闰月 , 总共十三个月 。 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 , 大月三十天 , 小月二十九天 。 一年中哪个月大 , 哪个月小 , 年年不同 , 由计算决定 。 平年全年354~355天 , 闰年全年383~384天 。 由于每平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 , 所以采用设置闰年(即十二个普通月份加上一个闰月)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量接近365.2422日 。 由于1回归年为12.368个朔望月 , 368/1000=46/125 , 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应设置四十六个闰年 。 但因为这样设闰太过复杂 , 经推算 , 7/19最接近0.368 。 故一般的 , 在19年里中设置7个闰月 , 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 所以农历有时在阳历的前面 , 有时在阳历的后面 。 你明白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