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8和小于4哪个敏感,药敏为什么后面有数值怎么看


帮忙看看药敏哪个好!青霉素G方法MIC测量值>8敏感度R 左旋氧氟沙星方法MIC测量值>4敏感R例如:1位患者的痰培养见光滑假丝酵母菌, 药敏试验如下:1 氟康唑(MIC) I 16ug/mL2 5-氟胞嘧啶 S 4.00ug/mL3 两性霉素-B I 2.0ug/mL4 伊曲康唑 I 1.0ug/mL5 伏立康唑 S 1.00ug/mL医生选用了氟康唑注射液, 0.4g 1/日 。 用满14天后, 改为口服 , 氟康唑胶囊, 0.2g 2/日 。 请问:1 医生选择了中敏的氟康唑, 是否正确?“氟康唑(MIC)”中的“MIC”是什么意思呢? 2 为何没有选用敏感的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 3 选用中敏药物是否需要加大剂量? 4 有时医生会选择药敏报告之外的抗生素, 依据是什么?如果一个抗生素是敏感的, 可以选择与它的抗菌谱相同的另外一种抗生素? 5 如何正确阅读药敏报告?谁有相关的资料大家一起分享?谢谢大家!!!8敏感度R 左旋氧氟沙星方法MIC测量值>4敏感R">
怎么样选择性做药敏病情分析: 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 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 MIC在细菌学里指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越小最敏感,
意见建议:关于单子上S, I, R, 我给你解释一下, S是指细菌对抗菌药敏感, I是指细菌对抗菌药中度敏感, R是耐药 。 所以医生会根据药敏试验给你选用有效抗菌素
做的药敏实验想知道MIC<=16/8与MIC=4比较哪个敏感性更强些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K-B琼脂法进行, 药敏纸片选择中国生物制品鉴定所药敏纸片, 试验所选择药物必须包括下列抗生素:氨苄西林(AMP),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 头孢噻吩(CFT), 头孢噻肟(CTX), 庆大霉素(GEN), 萘啶酸(NAL), 环丙沙星(CIP), 四环素(TBT), 利福平(RFA), 复方新诺明(SMZ) 。 药敏结果判定标准按照NCCLs手册2005版 。
1. 操作方法:
(1)将待检菌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37℃培养16~18小时, 然后挑取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的纯培养菌落, 悬于3ml生理盐水中, 混匀后与菌液比浊管比浊 。 以有黑字的白纸为背景, 调整浊度与比浊管(0.5麦氏单位)相同 。
(2)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 在管壁上挤压去掉多余菌液 。 用棉拭子涂布整个M-H培养基表面, 反复几次, 每次将平板旋转60度, 最后沿周边绕两圈, 保证涂均匀 。
(3)待平板上的水分被琼脂完全吸收后再贴纸片 。 用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贴在平板表面, 纸片一贴就不可再拿起 。 每个平板贴5张纸片, 每张纸片间距不少于24mm, 纸片中心距平皿边缘不少于15mm 。 在菌接种后15分钟内贴完纸片 。
(4)将平板反转, 孵育18~24小时后取出, 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 从平板背面测量最接近的整数毫米数并记录(附表6) 。 抑菌环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 。 有的菌株可出现蔓延生长, 进入抑菌环, 磺胺药在抑菌环内出现轻微生长, 这些都不作为抑菌环的边缘 。 结果判断依据鉴定所药敏纸片判定标准 。
(5)每次药敏试验必须用ATCC 25922大肠杆菌做质控 。 只有当质控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在允许范围内测试菌株的结果才可以报告 。 ATCC 25922的结果必须与测试菌株同时记录和报告在附表6中 。
0.5麦氏比浊管配制方法:
0.048M BaCL2 (1.17% W/V BaCL2 . 2H2O) 0.5ml
0.36N H2SO4 (1%, V/V) 99.5ml
将二液混合, 置螺口试管中, 放室温暗处保存 。 用前混匀 。 有效期为6个月 。

2. 注意事项:
(1) 制备MH琼脂平板应用直径90mm平皿, 在水平的实验台上倾注 。 琼脂厚为4±0.5mm(约25-30ml培养基), 琼脂凝固后塑料包装放4℃保存, 在5 日内用完, 使用前应在37℃培养箱烤干平皿表面水滴 。 倾注平皿前应用pH计测pH值是否正确(pH应为7.3) 。 pH过低会导致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失效, 而青霉素活力增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