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检查哪个最准确,检查胰腺CT和彩超哪个更准确


胰腺炎症 , 或者是胰腺癌 , 用什么方法能检查出来 。 最精确的CT比不上核磁共振 , CT主要的拍摄骨头的 , 核磁共振才可以清晰的拍摄组织
胰腺应做哪些检查CT ,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射线扫描人体组织 。 对实质性器官和骨质有效 , 没有办法扫描到低密度的物质 , 比如空气、软组织 。 经常照射CT有可能杀灭白细胞 。 B超 。 简单的说是通过超声波反射原理检查软组织 , 如胆囊等 , 理论上对机体没有伤害 。
彩超和CT那个好 , 检查胰腺做那个好 , 肝胆脾那个好? 实验室检查
1.急性发作时血白细胞升高 , 各种胰酶活性增高 , 发作间期胰酶活性正常或偏低 。
2.粪便检查 镜下可见脂肪滴和不消化的肌肉纤维 。 经苏丹Ⅲ酒精染色后可见大小不等的红色小圆球 。 该法可作为简单初筛的基本方法 。
3.其他 如糖耐量检查、血胆红素 , 碱性磷酸酶等均有助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或帮助全面了解肝功能及胆道梗阻的情况 。
4.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 用脂肪及氮平衡试验 , 可以了解脂肪酶和蛋白酶的分泌情况 。 淀粉耐量试验可以了解淀粉酶的分泌情况 。
(1)胰腺刺激试验:用肠促胰液肽(secretine)、缩胆囊素-缩胆促胰酶素(cholecys-tokinin-pancreozymin , CCK-PZ)或雨蛙肽(caerulin)静脉注射 , 可以刺激胰腺分泌 , 按时从十二指肠引流管取出胰液 , 观察胰液量、碳酸氢钠及各种胰酶分泌量 。 当慢性胰腺炎时 , 分泌量减少 。
(2)PABA试验:虽较简便 , 但敏感性较差 , 所受影响因素较多 。 胰腺功能损害较严重者易有阳性结果 。
(3)粪便糜蛋白酶测定对早期慢性胰腺炎者49%出现下降 , 严重的晚期慢性胰腺炎患者80%~90%明显下降 。
(4)胆固醇-13c-辛酸呼吸试验:亦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方法 , 如胰腺分泌的胆碱酯酶减少则可由呼出的13c标记的C02测出 。 其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好 。
(5)最近的报道还显示:测定粪便中的弹力蛋白酶含量对于慢性胰腺炎有重要帮助 , 其敏感性达79% , 如除外小肠疾病等影响因素 , 其特异性可达78% 。 弹力蛋白酶在慢性胰腺炎时粪便排出量下降 。
(6)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血中CCK-PZ含量 , 对诊断慢性胰腺炎有帮助 。 正常空腹为60pg/ml , 慢性胰腺炎病人可达8000pg/ml 。 这是由于慢性胰腺炎时胰酶分泌减少 , 对于CCK-PZ分泌细胞的反馈抑制减弱所致 。
血液生化:
1.白细胞计数 轻型胰腺炎时 , 可不增高或轻度增高 , 但在严重病例和伴有感染时 , 常明显增高 , 中性粒细胞也增高 。
2.淀粉酶测定这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 , 但并不是特异的诊断方法 。 在发病早期 , 胰腺血管有栓塞以及某些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 , 由于胰腺组织的严重破坏 , 则可不增高 。 有时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肺炎、腮腺炎、溃疡病穿孔以及肠道和胆道感染的情况下 , 淀粉酶也可增高 。 因此 , 有淀粉酶增高时 , 还需要结合病史、症状与体征 , 排除非胰腺疾病所引起的淀粉酶增高 , 才能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 胰型同工酶可明显增高 。 对高度怀疑胰腺炎而淀粉酶正常者 , 对高淀粉酶血症的淀粉酶是否来源于胰腺 , 测定同工酶则更有价值 。
3.血液化学检查重型胰腺炎时 , 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 血尿素氮升高 , 表明肾脏已有损害 。 胰岛受到破坏时 , 可有血糖升高 , 但多为一过性 。 出血性胰腺炎时 , 血钙常降低 , 当低于7mg%时 , 常示预后不良 。
4.放射免疫胰酶测定(RIA) 因淀粉酶测定对胰腺炎的诊断没有特异性 , 随着免疫测定技术的进步 , 许多学者寻找更为准确的诊断方法 , 即胰酶的放射免疫测定法 。 当前 , 测定的酶大致有以下几种:免疫活性胰蛋白酶(IRT)、弹力蛋白酶Ⅱ(elastaseⅡ)、胰泌性胰蛋白酶抑制物(PSTI)、磷脂酶A2(PLA2)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