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博曾藏在哪个门派


金庸里的萧远山和慕容博是哪个派的在天龙里 , 萧远山与慕容博二人并肩在“天龙四绝”中 。
少室山大战之前 , 二人都是蒙着面的神秘人物 。 潜伏于少林寺藏经阁偷学上乘武功 , 月黑风高的夜里 , 两人曾数次交手不相上下 。
萧远山 , 契丹人 。 乃亲军总教头 , 一家三口回雁门关走亲途中 , 被慕容博假传信息 , 遭到中原众多武林高手围攻 。
独身力战群雄 , 武功之高令众人惊骇 。 因妻子被杀心灰意冷 , 仰天长啸留下绝笔 , 抛下幼子萧峰抱起妻子跳崖 。
许是命不该绝跌落中被大树所救 , 后潜伏少林一边偷学秘笈 , 一边查找凶手报仇雪恨 。
慕容博 , 姑苏慕容世家的掌门人 。 鲜卑慕容氏后裔 , 一生以兴复燕国为毕生之志 。 家传绝技“”斗转星移” , 年少时便以“金刚指”让几十年后的黄眉僧仍心有余悸 。
家传武学深厚 , 自家参合庄的”还施水阁“与曼陀山庄”琅嬛玉洞“ , 收罗了江湖各家门派的多样武功 。
雁门关一战 , 萧远山以一人之力 , 顷刻间能重创中原高手 , 其最功应该已属上乘 。 又是契丹军中的教头 , 武功绝非等闲之辈 。
而慕容博在少年时 , 与黄眉僧的对阵中 , 就已展示出不俗的武功根基 , 加上家传的大量武学典籍 , 不敢说登峰造极 , 但也足可以纵横江湖 。
两人在江湖已是高手之列 , 那么 , 为什么还要选择潜伏进少林寺呢?
其实读过天龙小说后 , 关于这个问题都不难找到答案 。
少室山大战的落幕之际 , 慕容博与萧远山依次亮相 。 二人寥寥数语的对话 , 让少林众僧惊愕 。 先是萧远山揭下了面纱与其子萧峰相认 , 盘问叶二娘的同时 , 道出了自己潜伏于少林的意图 。
萧远山惨笑道:“嘿嘿 , 嘿嘿!当年你老子并无夺取少林寺武学典籍之心 , 他们却冤枉了我 。 好 , 好!萧远山一不作 , 二不休 , 人家冤枉我 , 我便做给人家瞧瞧 。 这三十年来 , 萧远山便躲在少林寺中 , 将他们的武学典籍瞧了个饱 。
而当初带头大哥慕容博假传的信息 , 就是说契丹为了日后攻打大宋 , 要来少林寺夺取武学典籍 。 所以说 , 萧远山数十年潜伏少林的原因 , 就是将当初的假讯故意变成事实 , 暗访凶手为妻儿报仇 。
他找到了当年雁门关的带头大哥 , 是少林寺的玄慈大师 。 之所以没有直接杀死 , 也都是仇恨在作怪 。 用他自己的话说 , 是不想便宜了他 。
先除掉那些极力维护他的人 , 然后等待一个 , 像少室山大战这样群雄聚集的时机 , 让他当众出丑颜面扫地 , 以此方能化解心中仇恨 。
慕容博 , 少室山上在玄慈大师洪亮的喊话中也褪下了神秘的面纱 。 进一步的揭开了当年雁门关血案的背后真相 。 玄慈之所以带领群雄埋伏于雁门关 , 是误听了慕容博的带来的假讯 。
而慕容博的真正目地 , 是借此挑起宋辽两国的纷争 , 以便自己从中谋利兴复燕国 。 慕容博选择潜伏少林寺 , 就不仅仅是像萧远山报仇那么单纯了 。 综合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为了藏身躲避
雁门关血案后 , 慕容博为自己精心设计了一出假死的戏 , 蒙骗了江湖甚至自己的亲生儿子 。 既然人“已死” , 总得找个藏身之处 , 总不能待在坟墓里 。
那里最好呢?答案无疑是少林寺 , 尤其是藏经阁 , 不仅安全还隐秘 。 而当初误传的假讯也已败露 , 藏身少林正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所在 。
二、暗中继续谋划
慕容复潜伏少林 , 其本意并非偷学武功 , 而是以此为庇护暗中策划复国美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