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农作物施硼增产原因以及好处?


农作物在种植的过程中, 是需要微量元素的硼, 如果缺硼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如表现出根系营养不足发育不全面的现象, 整个植株生长发育停止或者死亡 。 让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多受到很大的影响 。
硼敏感的农作物上施用硼肥后, 一般增产幅度超过5%, 在缺硼严重的土壤上增产幅度可达20%以上 。 农作物缺硼小麦“不稔”, 油菜“花而不实”, 棉花“蕾而不花”、“棉铃畸形”,
施硼增产的原因, 一是施用硼肥后, 硼与细胞壁的多糖成分结合, 提高细胞壁的稳定性, 促进核糖核酸的合成和花粉管萌发, 以及分生组织的快速生长, 防止了油菜“花而不实”, 棉花“蕾而不花”, 小麦“不稔”等;二是能调节酚的代谢, 促进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淀粉的转化, 加速蔗糖的合成和淀粉的水解;三是能增强细胞壁对水分的控制, 增强作物抗寒和抗病能力;四是硼可提高豆科作物根瘤的固氮能力, 并能增加固氮量;五是能改进作物品质, 如油菜的油脂含量可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 。
但是, 如果施硼技术不当, 不但不能增产, 反而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 如在油菜生产上, 有的地方年年搞硼砂基施, 由于土壤硼积累过多, 如作物叶片中硼的含量大于200毫克/千克时, 会造成硼中毒;有的无论什么土壤都盲目施用硼肥;有的对硼不敏感的作物也随意施用硼肥;有的施硼不计用量(每亩硼砂超过0.75-1公斤), 使硼与其他营养元素产生拮抗作用 。 玉米硼中毒时, 叶缘黄化, 果穗多秃顶, 植株提早干枯, 产量明显降低 。 又据研究, 土壤溶液中硼含量超过1毫克/公斤, 水稻植株就会出现硼中毒症状 。
为此, 应区别不同情况, 在农作物施用硼肥上做好以下几点:
1.因地因作物施硼 。 有些土壤硼被固定, 呈不溶状态;有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硼被吸附, 呈现潜在性缺硼;有些土壤施用石灰过多, 降低了硼的含量, 均呈不同程度地缺硼状况, 都应补施硼肥 。 十字花科、豆科、纤维作物需硼量大, 应根据各自需硼多少酌情施硼 。 水稻等禾本科作物需硼较少, 对硼不太敏感, 不可一概施硼 。
2.适量适时施硼 。 当土壤溶液硼含量低于0.33-0.5ppm时, 需及时增施硼肥, 一般每亩用硼砂0.25公斤, 或持力硼0.2公斤 。 缺硼严重的土壤或需硼量较高的作物, 硼砂用量可达0.5公斤, 或持力硼0.4公斤, 不适合过量增施 。 叶面喷施浓度一般为0.05%-0.2%, 最好选用速溶性强、有效含量高的速乐硼喷施 。 硼肥的最佳施用期在作物生长的苗期和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时期 。
3.讲究施硼方法 。 硼肥施用不当, 可能被土壤固定或者造成硼中毒, 为了提高硼肥的利用率, 一是作基肥用的要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混合施用;二是十字花科作物移栽时, 可用0.2%的硼砂溶液先蘸根后移栽;三是将难溶性硼肥改为高效速溶性硼肥喷施, 可成倍提高硼肥的利用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