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水稻种植注意要点


水稻种植的用户有时候会发现在施用氮肥或者其它的肥料效果并不是很显著 , 有时候更甚会出现弊大利少的现象 , 而且付出的成本很高 。 让苗期在生长发育时期过旺 , 加剧了害虫的发生 。 在后期更是容易出现贪青 , 容易倒伏 , 空瘪粒较多的情况 , 让水稻减产严重 。
多余肥料排入河流后 , 又污染水质 , 严重影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 最近几年 , 针对实际情况 , 先后在里山街道部分村民组开展了水稻生态节本栽培技术对比试验 , 结合农田现状与生产特点 , 按照水稻品种特性和生育进程 , 试行采取下列省肥少药综合措施 , 达到了高产、高效、环保的目的 。
1.选种:稻种选用肥料利用率高、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组合) , 如“两优培九”、“协优9308”、“国丰系列”、“中浙优1号”等 。 这些品种对肥料要求不严 , 能够满足控氮、减药、节本的栽培条件 , 产量高 , 效益好 。
2.省肥:提倡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无机肥 , 并做到控氮(分期)、稳磷(集中)、增钾(后补)的原则 。 其中 , 有机肥(包括沼液、饼肥、猪牛栏粪等)和氮、磷、钾生态复合缓释控失肥占到总施肥量的30%以上 , 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施用比例以1:0.55:1.05为宜 , 要因土、因种确定适宜的施用量 。 氮肥要按基肥足(占总用量的60%)、分蘖肥适量(占总用量30%)、穗肥少(占总用量10%)的原则分期施用 , 既提高肥料效益 , 又避免集中流失;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在基肥和穗肥期各半施用 , 既增强个体体质 , 又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
该地山区 , 大多为潴育性水稻土 , 为减少肥料流失 , 提高肥效 , 一般用作基肥的肥料 , 宜在耕耙时一次性翻施到耕作层中 , 以利于移栽后稻苗根系逐渐下扎时充分吸收;分蘖和孕穗期的肥料 , 趁晴天田水浅的时候施用 , 施后自然落干轻搁 , 起到以水带氮、高效利用的目的 。 从亩产量和品种类型的耐肥特性方面衡量 , 各季水稻的参考施肥量如下:里山街道连作早晚稻各以亩产400-450公斤稻谷为准 , 分别施纯氮8.3公斤(包括有机肥的纯氮 , 折尿素18.2公斤)、五氧化二磷4.7公斤(折过磷酸钙26公斤)、氧化钾8公斤(折氯化钾14.5公斤);梅街和棠溪山区 , 一季中稻以亩产500公斤稻谷为准 , 氮、磷、钾肥施用量较之增加1/4左右为宜 。 注意:穗肥不能施用过晚 , 宜在水稻收获前半个月内停施肥料 。
3.少药:通过在里山农机合作社开展的种养结合(包括稻蟹、稻鸭和稻鱼等种养方式)、综合保护和科学利用稻田天敌、在梅街中稻田间设置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和蛾类害虫等试验可以看出 , 上述各种措施 , 对限制病、虫、草的危害程度 , 减少化学农药的喷施次数和用药量 , 有很好的效果 。 同时 , 做好田间调查 , 掌握病、虫、草害发生情况 , 抓住防治适期 , 按照无公害水稻生产规程使用高效低毒农药 , 以最少喷施次数和用药量 , 控制有害生物 , 减轻危害损失 , 并严格要求在水稻收获前15天内停止施药 。 结合该地最近几年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情况 , 具体要求如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