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红紫山药高产技术要点


暨有药用价值又可食用价值的紫山药在市场上大受大众的欢迎 。 紫山药是餐周上常见到的一种美食之一 。 现小编介绍一些促进紫山药高产的技术方法:
一、选较大块茎作种薯
每年霜降后,采挖有机红紫山药上市,售前用利刀切下带薯块50~100克的薯芽,连同50~150克的小块茎,收集后选一块墒情好的土地覆土15厘米保存,待来年开春时取出栽植 。
二、合理密植
翌年雨水后,选择土层深厚、干燥疏松、排水性能良好(切忌水淹)的地块耕深30厘米,然后采用宽窄行的方式挖沟栽植,宽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50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栽植2000株 。 挖沟栽植时,先把沟内25厘米深的熟土取出放在沟两边,沟宽25~3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30公斤、尿素15公斤拌匀后施入沟中,稍加挖翻,使之与下层土混匀,盖上从沟中挖出的熟土5厘米,再栽植薯种,最后把沟两边的熟土回填沟内覆盖薯种12~15厘米,浇一遍水,即栽种完毕 。
三、搭“井”字架通风透光
谷雨过后,有机红紫山药的藤茎生长迅速,若任其自然生长,则不利于通风透光和产量的提高,因此,必须适时搭架 。 选用长3米、直径6~8厘米的木棍作架材,棍与棍之间株行距为2米×3.5米,每667平方米栽100根,棍尖端插入土中40厘米,在棍与棍之间离地面80厘米处拉一道铁丝相连,往上共拉三道铁丝,棍桩顶部平面拉成“井”字型铁丝网,为利于藤茎上架,在苗高40厘米时每株苗旁竖一根长1米的竹竿,用细绳或线把藤茎缚在竹竿上引其上架 。 此架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架内湿度,减少病害的危害,从而提高薯块产量 。
四、喷施多效唑促壮
夏至至大暑期间,薯藤生长旺盛,此时喷施多效唑对藤蔓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藤蔓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增厚,新生侧枝减少,能使块茎增产15%以上 。
五、重施钾肥膨大块茎
立秋至白露期间,是薯块形成和膨大时期,每667平方米分两次追施钾肥40公斤(每株每次10克,入土5厘米,每次间隔15天),然后选晴天下午每隔10天叶面喷施食盐液一次,共喷三次,到霜降时,地下的块茎已经充分成熟,即可陆续采收 。
【【高产】红紫山药高产技术要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