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解密“双味葱”种植


大葱是人们日常生活常见的调味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大葱也与时俱进出现了新的种类就是双味葱, 那么双味葱有什么特点呢?种植技术要点是什么?
双味葱是大葱新品种, 叶片与大蒜的叶片形状相似, 葱白与普通大葱的葱白相同, 花薹和蒜薹非常相似, 双味葱花薹上的花蕾与大葱花蕾相似, 它既有葱香, 又有蒜辣, 所以取名为“双味葱” 。 下面为大家介绍双味葱栽培技术:
1.双味葱春播育苗
双味葱选择靠渠近水, 排灌方便, 土质肥沃、疏松, 近于中性的粘壤土、壤土、沙壤土, 连续3年未种过百合科蔬菜的地块为育苗地 。 冬前清除枯枝败叶, 667 m2施入4 000 kg腐熟的农家肥铺在田间, 深翻晾晒后, 做成2 m宽, 20~30 m长的平坦畦, 小雪节浇足冻水蓄墒 。 双味葱苗田面积依大田栽植面积而定, 一般育667 m2秧苗可满足4 000~4 669 m2大田栽植的需要 。 早春2月底3月初地表有土, 地下有冻即可顶凌播种 。 播种可分为条播、平播、机播 。 条播:按行距8~10 cm依次开沟, 沟深2 cm, 667 m2底施30 kg三元复合肥, 然后播种 。 播后搂平填压 。 双味葱平播:将畦面土起出2 cm后, 平畦撒籽、施肥, 然后将起出的土复原填压 。 机播用双箱小麦播种机调好行距和播种深度, 一箱装肥, 一箱装种, 同时入地, 随后填压 。
为了预防杂草, 双味葱播种完成后, 立即用化学除草剂施田补或氟乐灵进行地面封杀喷雾处理, 按说明书配制浓度和剂量 。
2.双味葱苗期管理
双味葱小苗出土与大葱小苗出土一样, 呈“弓”形拱出地面, 逐渐拉直, 成为“伸腰”, 幼苗长到2叶1心时, 开始田间拔草, 3叶1心时开始疏苗, 也称“间苗”, 将过于密集的弱小苗拔掉, 使秧苗生长有足够的营养面积, 形成通风透光的合理群体, 间苗标准是苗距2~2.5 cm为宜 。
双味葱秧苗长到4叶1心时, 开始肥水管理, 根据计划移栽的时间, 采取不同管理办法, 苗龄达到60~90 d之间, 随时都可以移栽定植 。 双味葱定植时间早, 对秧苗采取肥水不间断的猛供, 促苗速长定植时间较晚, 秧苗采取马鞍形高、低、高的管理方法 。 即前期供水肥, 使苗长到一定程度后, 停水、停肥进行炼苗, 也称蹲苗, 使苗粗、壮、硬, 预防夏季大风雨侵袭造成倒伏 。 双味葱栽植前10 d追施速效氮肥, 作为送嫁肥, 利于定植后返秧 。 秧苗出圃前3 d, 浇小水1次, 浸透地表, 便于起苗 。
3.双味葱移栽定植
双味葱喜水怕涝, 栽植上要选择地势较高, 排水方便的地块, 与春播豆角、水萝卜、菠菜、小麦等接茬栽植 。 清除枯枝败叶, 深翻旋耕后, 机械开沟打垄 。 为满足双味葱生长需要, 行距65~70 cm, 栽植沟深度15~25 cm, 株距4~5 cm, 667 m2栽苗1.65万~1.75万株 。
双味葱667 m2施入4~5 m2腐熟的畜禽粪, 与50 kg三元复合肥混合, 作底肥施入栽植沟内 。
【【种植】解密“双味葱”种植】双味葱起苗时, 为了生产管理方便, 有利于大葱生长, 将秧苗按大、中、小分级堆放, 分级栽植 。 为了利于栽植和返青, 将秧苗叶片切掉1/2 。 当天双味葱秧苗当天栽植, 随栽随起苗 。
双味葱栽植有水插和早摆两种方法 。 水插法将水灌入栽植沟内, 随水插秧, 工效高, 返秧快 。 在水源不及时的情况下, 采取旱摆法, 在栽植沟内等距离摆放秧苗, 随栽植, 随覆土掩埋, 然后踩实, 栽完后及时浇水 。 旱摆法工效慢, 但利于根系伸展 。 水插法长叶, 旱摆法生根 。
4.双味葱田间栽培管理
双味葱栽植后10~15 d, 结合除草开始拥沟覆土 。 由于双味葱苗小沟深, 一次覆土不适合太多, 以不埋住五叉股为宜, 一般拥沟需2~3次 。 拥沟时每667 m2可追施有机肥20 kg, 以利生长 。 进入7~8月份, 光照强, 温度高, 雨水多, 双味葱生长缓慢, 田间管理以中耕灭草为主, 少浇水, 不追肥, 促进根系伸展 。 秋前暑后, 大雨盛行季节, 及时做好排涝准备工作 。 如葱田积水受淹, 及时采取“四早”管理措施, 即双味葱早排水:除涝灾减少积水时间;双味葱早锄划:破表散墒, 增加土壤透气性;双味葱早追肥:补充随水养分流失;双味葱早浇水:压碱, 洗去地表油渍, 催地表见干 。 进入立秋节气温下降, 进入生长盛期, 用小型中耕机作业, 在垄间进行旋耕疏松土壤, 灭除杂草 。 双味葱假茎需要在黑暗、潮湿的条件下伸长、洁白、鲜嫩, 结合浇水施肥, 用中耕机进行4次培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