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小麦冬灌注意要点解析


北方小麦种植户在冬季经常会开展冬灌小麦提升产量 , 但是冬灌也是需要注意的 , 主要注意对象是温度、土壤水分以及苗情 。 注意要点如下:
冬灌的适宜温度要求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 。 冬灌过早 , 气温尚高 , 蒸发量大 , 起不到灌水、增墒的作用 , 同时还会引起麦苗徒长 , 不抗冻;冬灌过晚 , 气温偏低 , 土壤冻结 , 水分不能下渗 , 常发生凌台 , 会使麦苗受冻或窒息死亡 。 凡是冬灌时的日平均气温在0℃以下或接近0℃时 , 灌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冻害 。 冬灌后 , 寒流来到 , 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 , 冬灌的则比未冬灌的地温高 , 对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大有好处 。
从土壤水分方面考虑 , 如果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两合土小于16% , 淤土小于18%)时 , 就要冬灌;如果高于70%时 , 可适当推迟冬灌或不冬灌 , 但要加强松土、保墒措施 , 提高地温 , 促使小麦根系下扎 , 以培育壮苗 。
冬灌时的苗情也是考虑是否进行冬灌的重要条件 。 旺苗一般不缺水肥 , 不必冬灌 。 弱苗(尤其是晚播麦、单根独苗)也不适合冬灌 , 以防止淤苗、凌台、受冻伤害麦苗 。 甚至死苗 。 对这类弱苗 , 可把冬水改为分糵水 , 以水调肥 , 以肥攻苗 , 使麦苗由弱转壮 。 “下湿地”麦田 , 土壤透气性差 , 冬灌后麦苗易发红、发黄 , 甚至窒息而死 , 对这类麦田 , 在灌过播前水 , 足墒下种的情况下 , 分蘖后采取加强中耕保墒措施 , 就不必考虑冬灌 。
冬灌水量不可过大 , 以免地面积水 , 遇低温而形成冰壳 , 致使植株地上部受冻 , 根系窒息 , 分蘖死亡而减产 。
冬灌后 , 必须适时耧划松土 , 避免因土壤板结 , 发生龟裂危害 。 晚播麦必须特别注意 。 耧划松土除保墒防止土壤板结龟裂和通气外 , 还可提高0-10cm地温1℃左右 , 有利于促苗生长 。
【【小麦】小麦冬灌注意要点解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