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阳是今天的哪里,秦都栎阳是现在什么位置( 三 )



赵国先后有三个都城:晋阳(山西太原)、中牟(河南鹤壁)、邯郸(河北邯郸) 。

四、韩国
韩国也是三晋之一, 从晋国分出来的, 韩还是卿大夫时都城在平阳, 这里的平阳是今天的山西临汾市, 之后不久韩将都城迁到宜阳, 这里的宜阳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下辖的宜阳县, 没多久, 在韩景侯期间又将都城从宜阳迁到了阳翟, 阳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 。
到了公元前375年时, 韩国灭亡了郑国, 于是把自己的都城迁到了郑国原来的都城新郑, 之后新郑一直就是韩国的都城, 直到灭亡, 新郑就是今天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新郑市 。
韩国先后有四个都城:平阳(山西临汾)、宜阳(河南宜阳)、阳翟(河南禹州)、新郑(河南新郑) 。
五、燕国

燕国是姬姓诸侯国, 其先祖是周文王的庶长子召公, 名字叫姬奭, 姬奭也就是第一任燕国诸侯, 又叫燕召公, 燕召公被封在燕地, 燕地就是今天的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一带, 燕地也是燕国最早的都城 。
之后燕国不断扩张, 先后向河北北部和辽东地区扩张, 到了燕桓侯时期, 由于受到北方山戎人不断南下的威胁, 燕国将都城迁到了临易, 临易的大概位置就是今天河北省雄安新区一带, 齐桓公尊王攘夷打败了山戎人之后, 燕国又修建了上都-蓟 。
后期燕国实行的是三都制, 不止一个都城, 一共有上、中、下三个都城同时存在, 上都有两个, 一个是蓟, 在今天的北京市房山区, 另一个是临易, 在今天的河北省雄安新区一带, 下都是武阳城, 在今天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易县, 中都名字不详, 大概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 。
所以, 燕国的都城一共有五个:燕地(河北房山)、蓟(北京房山)、临易(河北雄安)、武阳城(河北易县)、中都(河北房山) 。
六、楚国

楚人是黄帝孙子颛顼的后代, 楚人的第一任封君是熊绎, 熊绎被周文王封为子爵, 只有方圆五十里的封地, 差不多就是现在一个大点村子的大小, 最早的都城是丹阳, 说是都城, 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居住地, 丹阳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淅川县, 这里也是楚人最早的落脚点 。

楚人从丹阳开始发展, 励精图治, 不断发展壮大, 到了楚文王时期, 把都城从丹阳迁到了郢都, 郢都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 郢都作为楚国都城有400多年, 楚国的壮大就是从郢都开始的, 从方圆五十里的子爵扩大了十倍不止 。
郢都位于江汉平原的中部, 南边是长江和洞庭湖, 北边有汉水, 西边是夷陵, 也就是今天的宜昌, 这里是楚国王室的陵墓所在地, 东边是一望无尽的云梦泽, 郢都的位置非常好, 楚国就是占据了此处, 才能拓土千里, 成为战国七雄中地盘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
公元前506年, 吴国联合蔡国和唐国, 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下, 攻入楚国都城郢都, 这是郢都第一次被攻破, 当时楚昭王弃城逃走, 之后便将都城从郢都迁到鄀都, 鄀都在今天的湖北省宜城市东南边, 在郢都的北边160公里的地方, 后来楚国又将都城迁回了郢都 。
楚惠王时期, 曾将都城迁到鄢都, 鄢都也在今天湖北省的宜城市, 之后又迁回郢都 。 到了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98年, 秦将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都城郢都, 楚倾襄王将都城迁到了陈都, 陈都就是今天河南省的淮阳 。

战国时期, 秦国越来越强大, 不断攻打楚国, 到公元前253年, 楚考烈王迁都到巨阳, 巨阳就是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市, 没过几年, 楚考烈王又将都城迁到了寿春, 寿春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寿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