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国是现在的哪里,明朝时瓦剌国是现今什么地方


明朝的瓦剌国首都在何处【瓦剌国是现在的哪里,明朝时瓦剌国是现今什么地方】瓦剌,也就是清朝初年的“卫拉特蒙古”,又称“漠西蒙古” 。
不过,在元朝时期瓦剌被称为斡亦剌,最初并非蒙古人,比如到1640年时,喀尔喀蒙古和卫拉特制定的《蒙古—卫拉特法典》依然称双方为“蒙古和卫拉特”,可见当时卫拉特人并不被视为蒙古人 。

到了后来,瓦剌(卫拉特)才被划入广义的蒙古人,被称为漠西蒙古、卫拉特蒙古 。
1,瓦剌的起源
瓦剌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区,也就是今天叶尼塞河上游的八条支流地区,至元朝时期开始南下,进入阿尔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广阔草原的西北部 。

元朝时期,瓦剌(斡亦刺)与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世代联姻,权势显赫,并逐步开始融合 。
2,瓦剌的崛起
明朝建立后,元顺帝北逃,是为北元 。
明朝将北方草原的蒙古人分为两部:瓦剌和鞑靼,瓦剌居西,鞑靼居北 。 鞑靼便是北元,也就是明末清初的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 。

后来,随着鞑靼的四分五裂,瓦剌开始参与蒙古内部纷争 。
1414年,朱棣统兵远征瓦剌,与瓦剌大战于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瓦剌战败后向明朝内附称臣 。
可是30年后,瓦剌在也先统治时期国力强大,几乎一统蒙古诸部,并于1449年在土木堡生擒明英宗,史称“土木之变” 。

北京保卫战中,也先被于谦击败,之后鞑靼的达延汗崛起,瓦剌移师西北,以新疆和中亚为主要的势力范围 。
3,清朝将瓦剌纳入版图
1635年,皇太极击败林丹汗后继承了蒙古大汗 。
1646年,卫拉特(瓦剌)四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首领联名上书,臣服于清朝 。

后来,卫拉特(瓦剌)蒙古的准噶尔部不认可清朝的大汗位置,起兵反叛,清朝历康雍乾三代终于在1759年彻底击败了漠西蒙古,也就是瓦剌 。
从此,包括瓦剌在内的蒙古三部完全纳入清朝版图 。
曾让明朝皇帝头疼的“瓦剌”,如今成了哪个民族?历史上的瓦剌明朝初年的瓦剌发展至鼎盛,数量也增长至四万以上,但是当时的瓦剌不是统一的势力,而是由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部分组成,明成祖朱棣在一四一四年的时候打败瓦剌,这三个首领投降后,就被册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和安乐王 。 后来马哈木的儿子执政后,就统一了瓦剌各部 。
瓦剌后来忌惮蒙古族势力,就不断西迁,势力也逐渐衰弱,内部也开始出现的分裂 。
清朝时期的瓦剌经过变迁后,被分成准噶尔部,杜尔伯特,和硕特和土尔扈特四部,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张,最后形成了准噶尔汗国和和硕特汗国,另外两部就迁徙到了伏尔加河流域建立了土尔扈特汗国 。 准噶尔部主要位置在天山以北的地域,和硕特部向青海迁徙后,统一了青藏高原,青海至今都是卫拉特蒙古的聚居地之一 。
如今的瓦剌瓦剌是一个古老的民族,随着历史的推进,他们在不断的迁徙和演变中融入了太多的民族群体中,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多民族的发展,其中尤其以和硕特汗国的贡献最为突出,我们现在的“达坂城”的名称出处就来自瓦剌 。
现在新疆的巴音郭楞自治州,博尔塔拉自治州,都是以瓦剌人为主体,另外瓦剌的另一支部落杜尔伯特部的一脉迁入了大兴安岭,就是我们现在的杜尔伯特自治县 。
瓦剌人在成百上千年的演变迁徙中,已经融入到各民族中去了,这不光在国内有分布,国外也依旧有瓦剌人,现在的外蒙古乌布苏省的人的主体就是由瓦剌人构成,并且还是以杜尔比特瓦剌人为大多数 。 还有阿尔泰共和国与,卡尔梅克共和国这些与瓦剌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