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铜茶

相信大家对于碎铜茶都感到比较陌生吧 ,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

碎铜茶碎铜茶的知识介绍铜茶(原名进士春绿茶) , 原产地在福建省邵武市和平古镇西北部一座海拔1414米的观星山上一处悬崖绝壁露水充沛的陡坡阴湿处 。 “邵武碎铜茶”现主要分布在邵武市和平镇武阳峰西北麓海拔1500米以上区域 , 主要是在和平镇、大埠岗镇、肖家坊镇、桂林镇等四个乡镇 , 其生长环境多为乱石岩缝 。 “邵武碎铜茶”茶多酚和茶多酚氧化成分含量较一般茶叶高出3倍 , 居各类茶叶之首 , 茶叶中所含的单宁酸、咖啡碱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茶叶 , 珍稀微量元素锗等超过天然甲鱼、石鳞 , 质色味均堪称一绝 。 这里远离工业 , 土质、气候无污染 , 为碎铜茶无公害和有机茶园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 是福建茶的骄傲 , 世界两大“奇茶”之一 。
碎铜茶品质特优 , 2007年度荣获第七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 其内质栗香和营养物质含量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 。 该茶色香味俱佳 , 有增智、消除疲劳、抗辐射、抗肿瘤、降脂降压、减肥美容、延缓衰老等保健功能 , 是各界人士健身的高雅国茶饮品 。 2010年初 , “邵武碎铜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 , 注册成功 。 这是邵武市首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碎铜茶】碎铜茶之所以称为“碎铜” , 是因为放它在嘴里能把铜钱嚼碎 , 这可能是其中某些成分与唾液、铜钱反应 , 因此另其带上了神秘色彩 。
相关传说
一、 张三丰母亲生下张三丰时 , 但见此子生得大耳圆睛、浓眉方脸、龟形鹤骨、丰神奇异 。 人人都说此子将来非同凡响 , 造化无穷 。 然而在张三丰5岁的时候 , 却得了一种眼病 , 整日红肿流泪 , 疼痛不止 , 医治无效 。 一日 , 母亲带张三丰到碧云寺拜佛求佑 , 寺中住持见了张三丰 , 心里却大吃一惊 , 对张三丰母亲道:“此子仙风道骨 , 自非凡器 , 但目魔障 , 须拜为贫道弟子 , 了脱尘翳 , 慧珠再朗 , 即送还 。 ”张三丰母亲见说 , 又喜又忧 , 心里虽然不舍 , 但见住持这般说法 , 也只好让张三丰出家 。 半年后 , 张三丰的眼病果然好了 , 而且目光较之先前更为精神 , 炯炯如电 , 闪亮如日 , 住持教习的道经过目便知 , 聪慧异常 。 转眼过了几年 , 因母亲思念 , 张三丰拜别师傅回到家中 , 专攻儒学 。
张三丰与碎铜茶的渊源开始于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 , 张三丰14岁 , 考取秀才 。 18岁时他离开家乡当了中山博陵县令 , 开始为官从政 。 但不到两年 , 因其不羁 , 不喜官场作为 , 断然弃之仕途 。 后来遇到全真教的邱道人 , 畅谈玄理 , 意气相投 。 尔后便离家巡游 , 北达燕赵 , 东到齐鲁 , 南往韩魏 。 无论寒暑 , 仅着一斗笠一短褐 , 不修边幅 , 不计饥饱 , 潇洒倜傥 , 历览山水 , 阅自然造化之妙韵;常常是清灯明月 , 研悟诗书经卷之精髓;练太极无功 , 壮体肤之健 , 且行且住 , 不停奔波;直至武当山 , 又修炼了9年 , 道始成 。 尔后仍云游不止 。 大约泰定甲子年间(公元1326年左右) , 他来到闽地邵武停下 。 因邵武乃道教一个盛行之地 , 在唐朝之时就有道观160多座 , 仅和平就有40多座 , 于是他决意在此停留一段时间 , 一边传教 , 一边练功 。 他选定了和平境内的五阳峰 , 这五阳峰山高1140余米 , 崇山峻岭 , 奇峰异形 , 巍然嵯峨 , 烟雾缭绕 , 紫霭升腾 , 四周且围绕有留仙峰 , 翠云峰 , 锦云峰 , 观星峰 , 灵应峰等十余座风景独特的山峰 , 方围数十里境内 , 天上浮云游荡 , 茫茫飘拂 , 地上林木葱茏、树阴蔽天、古木挺拔、枝叶茂盛、青松翠柳、袅娜多姿 , 尤其是峰与峰相望 , 山与山对应 , 自有一番天、地、人妙藏于其中 , 无疑是一个世外桃源 , 人间仙境 。 张三丰心中大喜 , 留驻于此 , 每日修炼太极 , 领悟至高境界 。 据传 , 每当张三丰修炼运功之时 , 四周云雾缭绕 , 凝成仙气 , 群峰之间常有八卦太极图在空中呈现 , 正是由于这种精气所致 , 方圆数百米内的茶叶林也受此灵气涵养 , 滋生出独特的灵效 。 附近的人们 , 大凡常饮此茶 , 不但神清气爽 , 健身固体 , 而且能祛害除瘀 , 百病不侵 。 故而在五阳峰附近的庙观之人均长寿健康 , 无疾而终 。 据《邵武县志》载 , 五阳峰一带最高寿者长150余岁 , 而百岁老人则常见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