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全麻死亡率,一年不能超过几次全麻


全身麻醉的人就是死过一次?全麻以后人真的会变傻变笨吗? 国内麻醉死亡率现阶段的目标是降至万分之一以下 。

在二级以上医院, 麻醉死亡率应该达到低于万分之一 。

在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医院, 可以达到小于1:50000, 据说有的医院能达到20万分之一 。

麻醉死亡的原因很少是因为麻醉药物造成的, 大多是病人自身的合并症的原因、以及术中麻醉医生管理不善 。
全身麻醉会死亡吗 ? 可以这么说和死亡的感觉差不多, 就是没感觉 。 只要人体进入深度麻醉后, 对你千刀万剐你都不会有感觉 。 全身麻醉是指从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 出现可逆性意识丧失、痛觉消失的状态 。 和死亡不同的是, 全身麻麻后, 人体的心脏还是在跳动的, 而呼吸则需要麻醉机辅助通气, 才能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
死亡的标准是呼吸停止, 心跳停止, 瞳孔反射停止 。 目前很多国家采用了脑死亡来定义死亡 。 脑死亡就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 。 临床表现就是深度昏迷, 呼吸停止, 脑电消失, 持续时间超过12小时 。
全麻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呼吸停止, 脑电存在, 心跳正常, 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 全麻主要的是意识消失, 自主呼吸停止 。
可以这样说吧, 麻醉药也有分轻重, 摄入的感觉体验自然就不一样, 反正我之前有打过, 那麻药简直, 摄入3-5秒就头昏眼花, 而且听不清楚身边人说的话, 就听见自己心跳和呼吸声, 再就是, 呼吸不过来, 要靠氧气罩呼吸, 非常难受, 还想吐, 严重一点的会咬到自己舌头 。
全麻手术和死亡的感觉体验差距是极大的, 虽说做了全麻手术身体全部失去了知觉, 但是最关键的一点, 你的意识还在 。
过敏性休克病人, 患者实施的腰椎手术, 俯卧位全麻后手术 。 术中给予某药后立刻出现气道压力过高, 呼吸机不能正常工作, 血压急剧下降到测量不到, 心率飙升到170以上 。 麻醉医生第一反应是过敏性休克, 立刻静脉给予肾上腺素, 激素, 不在使用过敏药物 。 患者气道压力有所下降, 可以手控给部分呼吸 。 血压回升, 生命体征有所好转 。
继续相关药物处理, 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完成手术 。 因抢救过程中暂停过全麻药物, 患者术中知晓部分事情 。 手术后患者没有其他并发症, 恢复良好 。 这个病人的全麻就跟死亡有截然不同的感觉 。


手术全麻和半麻的利弊是什么? 麻醉原因导致的死亡率, 目前全国总体水平在1/10000以下, 全麻相对来说安全性是更高的 。

目前国内大医院的麻醉死亡率在1:20万~1:40万 。 个人认为一般有一定规模的医院, 麻醉死亡率基本上都会在5万分之一以下 。

先进国家的麻醉死亡率数据显示都是在1:20万以下 。

但麻醉死亡率相关因素很多, 主要还是和病人的身体状况有关 。 ——
麻醉相关死亡率
1999年美国医学机构(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下属卫生保健质量委员会的报告指出, 近年来麻醉安全得到了显著改善, 已证实的麻醉死亡率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万分之二下降到二十世纪末的二十万至三十万分之一, 而且这一数据也不能反映为一定与麻醉相关, 理由如下:①围手术期死亡的原因经常是很难确定的, 很多情况下难以肯定是否一定与麻醉或术中管理有关;②真正手术室中死亡的情况非常少见, 而病情很差或很不稳定的病人一般都会转到ICU进行进一步的监护、治疗, 如果这类病人在CIU死亡, 人们就不太会把死因归咎于麻醉医生所负责的麻醉和术中管理了;③病情极差患者或接受复杂的大型手术者, 手术后发生并发症或死亡, 可能多由其患者本身的生理或病理状况所致, 而较少归咎于术中麻醉医生的管理能力 。 所以说, 很难准确判断麻醉对手术病人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但是这不影响近年来麻醉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的事实论断 。

推荐阅读